政治

學者:賴總統將台日放國際架構思考 提升戰略互動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3日電)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今天刊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認為,賴總統首次對台日關係做整體論述,把台日關係放在國際架構下思考,象徵台日關係提升到領導人階級間的戰略互動,如果日本願意,未來台日關係應能有進一步發展。

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認為,賴總統透過日媒專訪,向日本國民與政府傳遞重要訊息,現在與未來的台日關係,已從量變轉為質變階段。

李世暉指出,過去台日關係在經貿量與觀光客數量上,都呈現大幅成長,這是量的變化,在2010年後,特別是2020年後,台日在地緣政治、地緣經濟互動開始密切化,自然會影響台日關係未來發展。

李世暉說,他同意賴總統所說,不是在美中之間做選擇,而是價值觀的選擇,這也是台灣國家發展戰略的選擇,在近代國家的發展過程中,發展成功的國家通常是基於民主體制創造出經濟繁榮,進而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他說,這與賴總統所稱的「民主和平、創新繁榮,以及永續公益」概念一致,因此台灣更應該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共同合作,讓這個基礎更穩固、更穩健。台灣與日本能共同打造穩固的民主體制,進而推動區域的經濟發展。

李世暉認為,賴總統是呼應520就職演說,要打造的是台灣在國際上的角色,而非台灣在兩岸間角色,在現實國際社會中,台灣問題已是國際問題,台灣發展也與國際發展息息相關,不能再用中國國內觀點看台灣發展,在台灣歷屆總統的努力下,特別是過去10年台灣愈來愈快地朝向國際化,這是正確的國家發展道路。

李世暉指出,賴總統已經多次宣示台灣在國際社會、供應鏈應該扮演角色,但尚未就台日關係做整體論述,這次把台日關係放在國際架構下思考,象徵台日關係不再只是過去的事務性互動,而是領導人階層的戰略互動。

他認為,這不僅限於台日,也能擴大到東亞地區、印太地區或全球,所涉及面向非常多元,有經濟、安全、觀光與文化,都是未來台日互動的基礎。未來台日互動會愈來愈多,如果日本願意,並體認到自己的角色責任,未來台日關係應該能有進一步發展。(編輯:林淑媛)1140513

Related Posts

1 of 2,983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