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東京1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關稅衝擊全球汽車業之際,日本本田汽車今天預估2025至2026年度淨利將衰退70%;日產汽車則以關稅不確定性為由,未公布年度淨利預估,但證實將在全球裁員2萬人。
法新社報導,繼日本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Toyota)預估,受到關稅等因素影響,年度淨利將衰退35%後;日本第2大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Honda Motor)也預估年度淨利將出現下滑。
本田表示,在截至2026年3月的12個月內,預估淨利為2500億日圓(約新台幣515億元)。
本田警告,「關稅衝擊和復甦努力將對營運獲利帶來負面影響」,預計也將造成約4500億日圓(約新台幣926億元)的額外支出。
為振興美國汽車產業,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宣布對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此舉對日本汽車製造商帶來重大打擊。
本田汽車執行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今天告訴媒體,「不同國家的關稅對業務的衝擊非常巨大,加上相關政策頻繁修改,因此前景難以預測」。
三部敏宏指出,本田做出任何價格調整決策之前,都會「仔細分析美國關稅對我們供應鏈的影響」。
本田上個會計年度的淨利為8350億日圓(約新台幣1718億元),年減幅近25%,也遠低於2月預估的9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955億元)。
本田上月提出將在加拿大打造電動車供應鏈的計畫,但今天宣布這項計畫將延後2年。
此外,日產汽車今天公布年度淨損達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72億元),同時證實全球裁員15%,並對美國關稅潛在衝擊提出警告。
日產和本田去年展開經營整合協商,今年2月宣告破局。目前日產正進行所費不貲的商業重整計畫。
日產史上最慘的財報是1999至2000年度、高達6840億日圓的淨損,當年的危機催生了日產和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Renault)之間脆弱的結盟。
日產今天未公布2025至2026年度的獲利預估,僅稱該公司預期年度營收為12.5兆日圓(約新台幣2.6兆元)。
日產執行長艾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說,「鑑於美國關稅措施的不確定性,我們難以合理預估年度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因此我們並未公布這些數據。」
日產今天證實其全球裁員2萬人的計畫後,股價收盤應聲上漲3%。
艾斯皮諾薩說:「若非為了救亡圖存,我們不會這樣做。」
雷諾汽車今天表示,受到日本結盟夥伴日產的振興計畫影響,首季將提列22億歐元(約新台幣745億元)開支。
「相關費用包括日產4月24日宣布的振興計畫所需的資產減記和重整費用。」
雷諾和日產於1999年結盟,日產因而躲過破產命運。雷諾持有近36%的日產股權。(譯者:劉淑琴/核稿:施施)1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