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3日電)兒少運動訓練過程屢傳身心暴力、性暴力事件。民進黨立委張雅琳今天說,應建置不適任教練查詢系統。教育部回應,因涉及個資,目前沒有法律依據,若主動公開教練姓名、註銷事由恐有疑慮,未來將朝修正國民體育法明定。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張雅琳上午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受害學生家長共同舉行記者會,要求建立完善的不適任運動教練制度,並建立民間運動場館監督制機制,為兒少安全把關。
馮喬蘭指出,新竹縣一名黃姓教練,在多所學校、民間運動場館都出問題而不被續聘,卻未被通報到不適任系統,直到在最後一所學校爆發性侵事件,才終身不得任用。她要求新竹縣府確切普查,是否有其他潛在受害孩童。
馮喬蘭說,另一名花蓮縣李姓教練,民國107年對未滿14歲的女學生猥褻、性交遭判刑,學校解聘並登錄在不適任系統,但李姓教練卻在民間羽球培訓中心擔任總教練,並租用花蓮縣府場地,還帶團到日本參賽,持續接觸兒少。
張雅琳表示,運動訓練不只在學校,在工作室、俱樂部一樣有教練,但一點防線都沒有,「這不是漏洞,而是破口」。她要求運動部今年9月掛牌後,應建置不適任教練查詢系統,將兒少工作證制度納入國民體育法。
陳培瑜說,已被撤照的不適任教練目前並無公開查詢系統,只能從單項協會查到合格名單,教練是否曾對孩子有不當行為,家長真的查不到。如果該教練到民間場館、工作室,可能持續對孩子不當對待。體育署應本於社會公益角度揭露相關資訊,讓家長查詢。
教育部國教署副組長詹雅惠表示,每年持續要求地方政府一定要督導學校,每學期落實任用人員的消極資格查詢,教育部已整合不適任人員查詢系統,對象包括正式教師、代理教師、社團教練等,落實查核,保護學生安全。
教育部體育署副組長戴琬琳說,針對不適任教練處理機制,每個月都會將教練資料庫介接法務部、衛福部等資料庫,做消極資格查詢,若查有消極資格將請協會處分,並在教練證照查詢系統中剔除,並請協會將註銷名單函知地方政府轉知各級學校、單項協會、私人場館。
戴琬琳表示,記者會所提兩名教練證照都已被註銷、終身不得再聘用。至於是否能提供不適任名單供查詢,因涉及個資公布,目前沒有法律依據,若主動公開教練姓名、註銷事由恐有疑慮,未來會朝修正國民體育法明定。(編輯:萬淑彰)1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