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6日電)戰時醫療韌性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天前往台東視導自強41號演習「軍、公、民醫療體系機制遂行戰傷醫療處置」演練。柏鴻輝表示,各單位協力推動戰時醫療整備,展現平戰結合的救護能量與縱深醫療體系的運作效能。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今天進入第8天,各地陸續進行結合漢光演習「自強41號」演習。
軍事新聞通訊社報導指出,演練由空軍第七聯隊、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福部台東醫院、退輔會馬蘭榮家及陸軍第二地區支援指揮部衛生連等單位聯合執行。
柏鴻輝視導官兵進行「戰傷救護」、「醫務所救護站開設」、「二級衛勤溢量支援」、「前進外科小組及戰區醫療(血品)協調」、「急救責任醫院大量傷患應變處置」及「傷情穩定安置作業」等程序,檢視軍民整合醫療應變機制。
此外,演習同時執行大量傷患救護及後送收治演練,共同模擬戰時大量官兵及民眾傷患湧入急救責任醫院後,進行檢傷分類、緊急處置及手術治療,並依傷情分批後送至榮家收治。
柏鴻輝表示,面對多元威脅與複合情境,須不斷精進軍公民協作與醫療整備作為,強化跨機關、跨院所協調及後送流程,確保戰時能即時且有效救治每一名傷患,減少損害並守護官兵與民眾生命安全,並肯定各單位協力推動戰時醫療整備,展現平戰結合的救護能量與縱深醫療體系的運作效能,也感謝醫護人員長期投入訓練與支援,讓防衛作戰體系更具韌性與持續性。(編輯:林興盟)1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