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5 18:13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5日專電)德國軍工企業萊茵金屬公司與立陶宛政府合作,在立陶宛北部拜索加拉(Baisogala)興建一座155公釐彈藥生產工廠,4日舉行奠基儀式。這是立陶宛史上最大國防投資案,預計2026年啟用,強化北約東翼防務能量。
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新聞稿指出,這座新設施占地約340公頃,預計年產數萬枚155公釐榴彈砲。投資金額約達3億歐元(約新台幣106億元),將創造至少150個工作機會。工廠預定2026年底完成生產線測試,並於2027年依訂單狀況逐步擴產。
奠基典禮由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總理魯吉尼涅(Inga Ruginiene)和經濟與創新部長格里克沙斯(Edvinas Griksas)共同主持,多名政府官員與萊茵金屬執行長派培格(Armin Papperger)出席。
德國國防部次長施密特(Nils Schmid)也親臨現場,顯示德國與立陶宛在防務合作的密切關係。
典禮期間,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與萊茵金屬另簽署備忘錄,計畫在當地設立「推進劑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Propellants),設置生產設施,用於製造含能材料、可燃彈殼,並建立一條模組化推進劑的生產線,年產能可達數十萬件。
瑙塞達表示,這項投資不僅是一個工業計畫,更是為和平建立嚇阻力量的戰略行動,象徵德國提出的「時代轉折」政策在立陶宛具體落實。
魯吉尼涅指出,這座工廠將加強立陶宛與德國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滿足自身與盟國需求,「安全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首要任務」。
格里克沙斯則表示,雙方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展現國際企業對立陶宛投資環境的信心,有助強化本國國防工業,鞏固立陶宛在歐洲的戰略地位。
派培格強調,新廠不只對立陶宛具有戰略意義,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歐洲聯盟(EU)也是,萊茵金屬將盡力確保北約東翼的作戰準備。
萊茵金屬已在立陶宛約納瓦市(Jonava)設有合資公司Lithuania Defense Services,為德國陸軍第45裝甲旅、其他北約部隊與烏克蘭提供戰車維修服務。該公司並計畫在拉脫維亞興建另一座砲彈工廠,持續擴展波羅的海防務布局。(編輯:陳妍君/田瑞華)1141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