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7日電)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思覺失調症的患者有聽幻覺,發病多在青年期,醫療介入後,1/3患者獲得緩解,若首次發病介入,可增至5成患者緩解。籲民眾善用早期介入計畫醫療資源。
台北市衛生局召開例行記者會,針對可能影響1個人一生的思覺失調症,提醒市民建立早偵早治最平安觀念。
衛生局科長江曉娟舉例,如果鄰居有人常在半夜吼叫,產生幻聽覺等異況,有可能是思覺失調症,此症盛行率約千分之4到百分之1,若以北市截至今年10月244萬人口推估,約9700到2.4萬人可能罹患,北市並於民國108年建置推行「身心失調發病早期介入計畫」,呼籲市民善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陳柏妤說,此症好發在青年期(20到30歲之間),初期情緒起伏大、言談詞不達意、會有突發的強迫症、間歇性幻聽覺、不明究理的恐懼感、對外界變得敏感多疑等情況發生,透過醫療介入,給予訪視、診斷、藥物、生活調適等,1/3可獲得緩解,若首次發病即介入,可增至5、6成獲得緩解。
她舉例,某大學生因及早獲得醫療介入,不僅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並取得碩士學歷,已進入企業工作;「身心失調發病早期介入計畫」至今年10月累計服務413人,扣除收案,300多名治療中,症狀多能獲得大幅改善。
關於「身心失調發病早期介入計畫」,她說,民眾可先上網查詢「思覺功能自我檢測表」自我篩檢;參與此計畫的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已擴增至與29家身心科診所合作,撥打02-27263141轉1209專線聯繫即可;也可到台北市中正區、萬華區、文山區、北投區、信義區、南港區等6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尋求協助。
陳柏妤補充,思覺失調症是需要醫療介入的慢性化腦部疾病,研究也發現,雖然有的國家可用大麻,但後續損傷腦部引發思覺失調症的機率是沒使用者的2到5倍,呼籲莫對任何毒品上癮。(編輯:方沛清)1141117














(02)2775-5882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12樓12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