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7日電)北科大團隊打造「黑水虻智慧循環養殖系統」,結合AI與自動化控制,將廚餘與畜禽糞便轉化為可製成家禽、魚類的飼料,避免哺乳類間的病毒傳播,可補足廚餘養豬的防疫缺口。
台北科技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北科大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高立人指導學生陳偉元、林祐新、黃敬毓,以「黑水虻智慧循環養殖系統」奪「2025桃園新創之星×創天下競賽」師生協作組金獎,並在「2025創客自造松-農業設計競賽」獲創客潛力獎,展現農業創新、永續防疫的價值。
高立人表示,近期非洲豬瘟再度引發關注,傳統廚餘養豬即便有高溫滅菌規範,仍可能因設備與執行落差造成病毒殘留,對產業造成嚴重威脅,迫切需要兼顧防疫與資源再生的新方案。
「黑水虻智慧循環養殖系統」以黑水虻幼蟲的高速分解能力為核心,結合AI與自動化控制,將廚餘與畜禽糞便安全轉化為高蛋白、高脂肪的幼蟲生物質,這些幼蟲可製成家禽、魚類的飼料,避免哺乳類間的病毒傳播,分解後的蟲糞還可作為天然有機肥料,回饋農業生產,形成封閉、安全的綠色循環系統。
系統整合多項智慧化技術,包括溫濕度、氣體濃度、重量等感測資料,並以智慧演算法預測幼蟲生長、調控餵食與環境參數,達成自動化管理與高效能分解,透過模組化設計,讓系統可依需求擴充,適用於校園、畜牧場、社區循環經濟等多元場域。
高立人提到,未來系統若推廣落地,可減少超過7成有機廢棄物量,降低掩埋與焚化壓力,並減少甲烷與臭氣排放,有助農村環境改善與淨零目標;最關鍵的是,透過以黑水虻為核心的「非哺乳類生物分解途徑」,阻絕病毒傳播風險,可補足現行廚餘養豬的防疫缺口。
研究團隊學生也於獲獎後投入創業實踐,將與彰化畜牧場合作進行場域驗證,以實證數據優化系統效能,並尋求與更多農場及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可落地的循環農業生態鏈。(編輯:陳清芳)1141117














(02)2775-5882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12樓12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