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明年啟動萬噸級碳封存計畫 2029年展開灌注
2025-11-17 16:10:07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7日電)碳捕捉與封存(CCS)是邁向淨零關鍵,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陳崇憲今天表示,明年將啟動跨部會萬噸級試驗計畫,預計2029年展開灌注,若驗證順利且法規配套完善,期許2035年達成商業規模等級碳封存設施部署目標。

為強化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在電力領域的減碳貢獻,台灣與英國標準協會(BSI)自2023年起展開密切合作,攜手推動制定全球首套針對配置CCS設施的火力電廠,其去碳電力監測與核算國際標準PAS 247,該標準由台灣主導初始草案架構,已於2025年10月30日正式發布。

為擴大PAS 247標準應用效益,台灣經濟研究院與英國在台辦事處今天共同舉辦「PAS 247國際發布會-推動全球去碳電力新標準,邁向淨零未來」,陳崇憲以「台灣邁向淨零的政策規劃與CCUS發展路徑」進行專題演講。

陳崇憲表示,自1996年起,至目前全球共有50座碳封存設施,例如日本苫小牧市試驗計畫、挪威Northern Lights商業規模專案等;鹽水層儲存是未來重要發展方向,現在較為欠缺的是商業模式,不只技術,還包括經濟效益、法規配套等。

台灣CCUS政策方面,陳崇憲指出,政府自2016年展開能源轉型,總統賴清德的二次能源轉型政策分3面向,包括投入更多前瞻綠能、深度節能、儲能與電網韌性等;其中,要達成淨零碳排,政府已規劃2050年燃氣加上CCUS占比達20至27%目標,評估台灣西海岸有封存潛力。

陳崇憲表示,由於台灣氣候、地質條件與歐洲不同,國內將先從近岸示範計畫開始,先取得相關數據說服台灣民眾,同時建構法規與社會共識,並瞄準鹽水層等相關封存試驗,逐步規劃萬噸、百萬噸級封存計畫。

事實上,2023年開始,台電、中油已分別啟動不同計畫,台電台中電廠預計每年捕捉2000噸碳並進行儲存;中油則聚焦碳儲存,鐵砧山試驗場每年儲存量約10萬噸。

不過,他不諱言,相較於國際,台灣規畫仍不足,因此在國科會支持下,明年將啟動跨部會(環境部、經濟部、國科會)萬噸級試驗計畫,檢視合適場域;同時,發展配套措施,包括環境部相關法規與無碳電力憑證等;此外,台灣地震頻繁,因此也須驗證確保封存穩定性,盼逐步形塑商業模式。

針對萬噸級試驗計畫時程,陳崇憲會後受訪表示,預計2026年展開地質調查,目前看來桃園、林口、雲林以南封存空間潛能大;2027、2028年完成硬體建設;2029年展開灌注,接著花近2、3年驗證,若一切順利,加上法規明確、有足夠經濟誘因,目標2035年可部署百萬噸級商業規模碳封存設施。(編輯:潘羿菁)1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