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4日專電)巴西最高法院第一小組今天一致決定,因密謀政變未遂遭判刑的前總統波索納洛日前因破壞電子腳鐐有逃亡意圖,維持預防性羈押。此裁定在巴西政壇引激烈爭論,也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凸顯巴西民主制度在政變案審理中的關鍵時刻。
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於9月因「政變罪」被判處27年徒刑,迄今尚未開始服刑。最高法院認定,他是由軍人、警察與政治盟友組成的犯罪組織領導者,企圖阻止2022年大選後的政權交接。
檢方指出,該組織自2021年起多次行動,包括散布選舉不實言論、施壓軍方支持政變草案,以及在2022年大選日阻撓投票。最終,2023年1月8日的國會襲擊事件被視為政變的高潮。
目前,案件進入最後上訴階段。若所有上訴遭駁回,判決將生效,波索納洛將正式開始服刑。
波索納洛的羈押源於22日發生的破壞電子腳鐐事件。他先後提出3種不同說法,最初聲稱是「不小心撞到樓梯」,隨後承認因「好奇」使用熨斗破壞,最後在聽證會上又解釋是因服用精神藥物引發「偏執與幻覺」,誤以為腳鐐內藏竊聽裝置。
這些前後矛盾的說法削弱辯護的可信度。大法官莫瑞斯(Alexandre de Moraes)認為,行為顯示其有逃亡意圖,並指出其子弗拉維奧(Flávio Bolsonaro)號召的「守夜祈禱」活動可能協助逃亡。
BBC巴西新聞網分析指出,波索納洛的「藥物幻覺」說法與他多年塑造的「強人形象」相矛盾,造成支持者的「解讀短路」。評論認為,這一解釋弱化了其作為「殉道者」的政治敘事,卻同時讓家族能繼續操作「受迫害」的形象,以維持支持者凝聚力。
巴西新聞網站g1報導則強調,最高法院的決定符合刑事訴訟法關於「保障公共秩序與法律適用」的規定。專家指出,這是「開始服刑的前奏」,因預防性羈押正是為了避免逃跑。
分析人士認為,波索納洛家族正努力讓2026年大選成為「關於波索納洛的公投」。弗拉維奧被視為家族接班人。多位右翼州長公開批評羈押,顯示波索納洛一派仍是右翼的重要力量。波索納洛的羈押案件成為巴西民主制度的試金石,檢驗司法能否在政治風暴中維持獨立。(編輯:張芷瑄)1141125














(02)2775-5882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333號12樓12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