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因應川普的現實外交與交易策略

作者

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AIT) 為遏阻中國假藉《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扭曲,找到侵台的藉口,提出「台灣未定論」,表明「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務院並確定AIT說法,表達護衛台灣的堅定立場,給予我國實質主權自主的空間。然而,美國「華爾街日報」前些日子揭露,習近平打算於本(十)月底跟川普會面時,利用川普渴望達成經濟協議的心理,施壓美方表態「反對」台灣獨立。

川普在「美國再次偉大」的戰略目標下,以現實利益與交易策略為外交原則。雖然中國目前嚴格管控稀土出口,影響美中關係,但習進平如果改變禁令、允許稀土出口到美國,以利誘川普同意「反對」台獨,台灣要如何因應此變局?

在美中台三方的複雜關係中,美國對華戰略的主軸是「兩岸不得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一方面傾力「支持」台灣實質主權:獨立於中國現狀的主權維護;另一方面,美國「不支持」我制憲改國名、宣佈成立「台灣共和國」。美若從「不支持」法理台獨轉變成「反對」法理台獨,雖有短期經濟利益,但長期而言,將衝擊美國維護台海現狀的「一中政策」架構,造成政策大缺口,反不利美國長遠利益。

比起「反對」台獨,「不支持」有較大的彈性運用的空間,萬一中國武力侵台,美國可從「不支持」轉變為「支持」台灣法理獨立,藉由國際法名正言順遏阻中國侵台。但美國若從「不支持」改為「反對」台獨,不僅失掉中共侵台時的彈性運用空間,且「反對」兩字意味美政府會有反對的實際行動,將衝擊美國支持台灣主權「實質獨立」的維護,讓中國較有藉口侵台,反而不利美國維護台海與亞太地區安穩的政經利益。綜合上述,謹提出因應川普對台現實外交與交易策略的方案如后。

一、建議政府針對台灣防衛與台美經濟連動等問題,透過美國國會、知名智庫與輿情等管道,從川普最在意的「經濟利益」與「交易」角度,讓他清楚瞭解,比起美中短期的經濟利益,台灣若因他的「反對台獨」新政策而遭中共奪走,勢必重挫美國的戰略利益,嚴重影響美國的經濟,並衝擊全球經濟,美國承擔不起。

就全球化經濟觀點,台灣扼守住東北亞進入南海的兩個主要水道,而南海是東北亞各國最主要的能源補給線暨通往歐非的主要航線,是維持日本命脈的海上交通線;台灣也是日本連結印度不可或缺的中繼站,日本推動的新德里至孟買的高科技走廊,若無台灣參與,很難運行;台灣獨步全球的高科技產業,提供美國九成優質便宜的高階晶片,缺少台灣,美國將無法運作。若因川普的輕忽而造成台灣遭中共奪走,將重創美國與全球的經濟,下降GDP百分之二以上,日本的海洋防線與日歐各國經貿輸送路線將被中國操控,嚴重衝擊美國在亞太的戰略與經濟利益。這些嚴重傷害,比起川普達成「美中經濟協議」的經濟利益巨大許多,川普必須精算清楚。

二、台灣已逐步提高國防經費,未來將提升至GDP的5%,加強對美軍事採購,政府可趁機請美出售F35隱形戰機、神盾艦、核潛艦等先進武器。美國在台並無駐軍,不能索取保護費,且台灣也在保護美國的經濟與戰略利益,互助互利;若要台灣支付保護費,台灣樂得和美國簽訂協防條約,讓美國駐軍台灣,我們支付防禦費。

三、建議政府針對川普的「對等關稅」等交易策略與現實外交,除加強採購美國農產品與天然氣以及在避免傷害國內產業原則下開放美國產品進口外,並獎助、擴大台灣知名企業對美國的投資,透過跟美國半導體、生技醫療、軍工複合體、能源石化等產業的全方位合作,建構台美緊密的「互利共生」關係,促成台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雙贏。同時,在我國高科技廠商主導的原則下,協助美國研製高階晶片,讓美基於其利益,更重視台灣,透過友我國會議員的運作,能通過可在中共襲台造成佔領台灣事實前,美軍就能先發制人擊退共軍、確保台灣安全無慮的「台灣防衛法」。

 

三、川普雖採取抗中的強硬路線,以維護印太的自由開放及美國政經利益,但美政府迄未修改「美國不支持台灣參加以主權國家為會員國的國際組織」之外交準則,顯然美國仍在「一中政策」架構中執行台海策略。鑒此,台灣入聯必先促請美政府修改準則,方能獲取全力協助,加入我最有條件成為會員國的世衛組織,而後再經由世衛叩關聯合國。

 

建議我駐美外交團隊,洽請財力雄厚、熱心公共事務的台僑,於美總統大選與國會議員改選時,大力支持共和與民主兩黨侯選人,期能跟美國會議員與美總統重要幕僚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以遊說他們督促美政府修改上述的外交準則為「支持台灣加入以主權國家為會員國的國際組織」;同時將台海危機成為美大選重要議題,並討論美國台海戰略應明晰化。

 

四、建議駐美團隊針對台灣面對中共侵台險境,洽請對美政府有影響力的智庫,就美國目前不明確的台海策略,跟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派第七艦隊駐防,比較兩者哪一個較能遏阻中共侵台或共軍來襲時能擊退共軍,以維護美國在印太地區與相關國家利益的大型研究報告供美政府修改「一中政策」參用。同時也請智庫研擬另一研究報告,探討制定可在中共襲台造成佔領台灣事實前,美軍就能先發制人擊退共軍、確保台灣安全無慮的「台灣防衛法」的可行性,一併供美政府與國會參用,並作為美大選時討論的議題。

五、為增強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力量,我外交人員應加強在美國各地的演講,並加強邀請福斯、ABC、CNN及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美國重要媒體訪台,製作全方位介紹台灣的節目,訪問賴總統等撰寫專文,讓川普瞭解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各外館全力經營美智庫、學界與媒體關係,成立由美學者專家組成的筆隊,在媒體發表專文,聲援我國加入聯合國與世衛等重要國際組織,美國並修改「一中政策」承認我國,台美復交。

台灣入聯、台美復交是一條艱辛漫長的道路,政府應秉持「面對現實、審時度勢、堅持原則、務實靈活」的外交戰略原則,善用利我情勢以及所有可運用的外交資源,突破「一中政策」對我外交擴展的限制,開拓國際外交空間,從「台灣未定論」走向「台灣確定論」,爭取入聯以及台美復交,以期在國際外交上,中國無權代表台灣,兩岸是互不隸屬的兩個主權國家,台灣在國際社會強力支持下,將能確保主權、安全與民主體制,持續往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