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屏東縣16日電)重視新二代文化教學需求,屏東東港鎮大潭國小今天辦理教師研習活動,由新住民講師蘇玉英講解新住民在文化、觀念及飲食上隔閡,讓老師們未來能正確落實多元教育。
大潭國小校長趙錫清告訴中央社記者,校內新二代學生最高峰時期曾占全校16%,目前約為全校7%,104名學生中有8名是新住民子女;考量「教育積極性差別待遇」與「教育公平正義」,學校應重視新住民文化教學需求,從教師增能著手,是最實際且有效方式之一。
趙錫清說,「新住民子女教育與多元飲食文化」講座,讓老師們透過進修研習認識新住民文化,在教導新二代與非新住民孩子的觀念及做法上,也會比較正確,是文化回應教學上重要措施;今天研習人數共15名,除了一年級導師有事無法參與,全校教職員工都參加。
蘇玉英是越南華人第3代,曾在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屏東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任職,目前擔任屏東縣聯合國多元發展協會總幹事,對於新住民教育推廣不遺餘力。
蘇玉英表示,新住民在台灣社會容易遇到文化、觀念與飲食上種種隔閡與差異,因而造成誤解,須透過教育管道來教導與化解;台灣社會對新住民包容度已愈來愈好,若透過教育管道持續推廣,未來多元教育可以做得更好。
蘇玉英說,新住民飲食文化不僅帶來新的味蕾體驗,也讓當地人更容易接觸與理解不同國家文化。新住民子女教育議題不僅是個人及家庭議題,更是台灣邁向更包容與多元社會重要一環;未來應持續推動教育資源、促進跨國文化之間交流,讓新住民子女充分發揮潛力,成為社會一份子,為台灣未來注入更多熱情活力與教育創新。
今天研習活動中,蘇玉英現場進行越式春捲教學,俐落地將米紙沾水,包入生菜、米線、鮮蝦及五花肉;認真看示範的老師們,一動起手紛紛亂了陣腳,有人大喊「黏住了」,看著不成形春捲笑成一片,不過也立刻捲土重來,製作出像樣異國美食。
大潭國小三甲導師吳瓊瑜說,在飲食體驗活動中感受到文化多樣與魅力,也透過蘇玉英分享,更加了解多元文化特有習俗,增進對新住民子女認識與尊重,對教授班上新住民孩子有很大幫助。(編輯:陳仁華)1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