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9日電)美國宣布對中國船舶港口費徵收方案,北京學者分析,美國此舉除了是要打壓中國,也是為了聯合造船業發達的韓國,振興美國造船業;也有學者點出,巨額港口費將迫使美航線船公司減少停靠美航線或退出市場。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表示,港口費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5次。計畫是6個月後開始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的中製船舶每趟美國航程徵收每淨噸50美元費用,接下來3年裡的費用是每淨噸年增30美元。
至於中國建造但非中國運營商的船,則按淨噸位或是貨櫃數量收費。6個月後的收費方式為每淨噸18美元或每只貨櫃120美元,接下來3年裡每淨噸年增5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向中央社表示,可以注意到美國發起各項措施,不僅因為美國自身,還有其廣泛盟國和夥伴體系。
時殷弘表示,在品質和數量相結合上,韓國的造船能力超過中國,全世界都公認韓國造船業發達,而美國同時要振興自己的造船能力,因此徵收港口費此舉除了是要打壓中國,也是為了聯合韓國。美國若跟韓國合作,既有大船的數量跟品質,又有較低的成本。
時殷弘說道,關稅戰2.0比1.0更為瘋狂,同時也使美國經濟衰退的前景更為逼近。
第一財經則引述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深圳國際海事研究院院長陳繼紅說法。他分析,航運公司在美國航線單航次平均利潤通常在幾十萬至幾百萬美元不等,巨額的港口費用,將迫使美航線船公司減少停靠美航線或退出市場,運力將出現結構性短缺,導致運費飛漲。
陳繼紅稱,2024年,美國港口每次停靠裝卸量不足TEU(20呎櫃)的航次高達62.07%。若港口費落地,航運公司將優先選擇裝卸能力更強的大型港口以降低單位成本,導致大港擁堵、小港廢棄。(編輯:周慧盈)11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