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26日專電)人工智慧(AI)衝擊職場,今天加州一場職涯博覽會,專家向新鮮人建議指出,主動學習AI工具、具備成長型思維、保有好奇心,才能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存活。
北美台灣菁英職涯博覽會今天在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舉行,吸引數十名即將畢業的台灣留學生參與,今年以「AI時代職場必修課」為主題,邀請多名業界主管擔任講師,分享美國業界趨勢。
人才培訓公司執行長派克(Grace Park)為論壇的講者之一,她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樂觀看待AI帶來的影響,「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即使你不是技術專家,也能參與科技產品的開發與創新」。
她認為AI帶來許多機會,要發揮AI工具潛力,新鮮人須具備「持續學習」、「成長型思維」等特質,能夠靈活適應各種變化,隨時自我調整,在變局當中持續成長。
她舉例,以往公司要開發軟體,需要聘請軟體工程師,但AI工具普及化之下,公司一名商學院背景的實習生,即便沒有軟體背景,也能用AI工具寫出聊天機器人,關鍵在於創意、學習的熱忱。
旅遊主題的新媒體公司LOST iN共同創辦人魯特(Anton Reut)表示,AI主宰下職場變化迅速,傳統的「硬實力」(hard skills)重要性相對下降,相反的個人「軟實力」(soft skills)變得越來越重要。
意即在AI工具普及下,比起專業領域的技術能力,現今更為重要的是與人相處、溝通合作、適應變化的能力。
魯特強調,他面試注重的是,社會新鮮人是否有好奇心、是否具備成長型思維。他提到,「現在具備某種技能,未來3、4年後恐怕就不適用,所以快速學習新技能才是核心能力」。
魯特認為,在AI的幫助下,團隊能用更少的人力做更多的事,很多人用「恐懼」角度看待,認為「工作機會是不是更少了」,但他強調現在一個人能做的事比以前更多,代表更多的機會。
魯特說,在AI影響下,即便醫生、律師這一類傳統上被認為穩定的工作,也受到影響,所有行業都必須學習適應一波技術變革。
數據分析公司Taboola研發中心副總俞寧寧表示,「善用AI」是現今職場的基本生存能力,她呼籲社會新鮮人主動學習,帶著飢餓感學習,把各種AI工具內化為自己的工作技能,才能在職場保有競爭力。(編輯:張芷瑄)11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