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11日電)香港作家謝傲霜在台灣度過第4個母親節,這名單親母親帶著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子來台生活,有苦有甜。兒子曾因不適應學校環境,哭著說:「是我人生最不開心的日子」,令她不得不為兒子轉校。雖然要孤軍作戰,但愛讓她與兒子跨過難關。
謝傲霜過去20多年的創作,橫跨文化評論、新詩、散文、舞台劇本及電影劇本等。她撰寫的「中英街一號」電影劇本曾獲大阪亞洲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
隨著香港環境改變,2022年謝傲霜帶著當時5歲的兒子飛飛,來到繁體中文書寫創作及出版繁盛的台灣,希望有更自由的空間,發展事業及讓飛飛成長。
單親母親帶著孩子踏上充滿不確定性的旅途並不容易。謝傲霜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飛飛有特殊學習需要,有不專心、缺乏組織能力、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問題;因為不理解其他小朋友行為背後的動機,有時覺得自己被嘲笑而不開心。
她說,來台前一年,她已開始安排飛飛學國語,每週有一堂課。飛飛聆聽國語的能力不錯,能以基本國語對答,但剛來台灣時未適應,當他感到不快或憤怒時,未必能即時用語言表達自己,便會以動作代替。
她說,台灣學校較講求紀律,對小朋友的身體動作要求較嚴格,而飛飛本身性格像快樂的野孩子,未能適應新環境。飛飛從在香港被校長讚賞閱讀能力好的學生,變成無法管好自己肢體動作的小孩,信心受到打擊。
謝傲霜說,飛飛來台先讀幼稚園,原來可以在同一所學校升讀國小一年級,但學校功課多壓力大,不適合飛飛,因此轉學到非傳統教育體系的中文實驗小學就讀。
不過,飛飛並不開心。她曾帶飛飛到學校附近公園玩,但飛飛被同學們扔沙子,飛飛也扔沙子還擊。經學校處理後情況有好轉。
她試過帶飛飛參加遊戲治療,學習表達自己。當她以為飛飛的情況有好轉,卻發現飛飛在國小二年級開學時,哭著不願上學,更說:「是我人生最不開心的日子」。
不久後,她為飛飛轉到另一間英文實驗小學,最初飛飛與同學的互動不太好,但老師的一句話:「其他小朋友不喜歡你不要緊,我喜歡你呀」,對飛飛有很大鼓勵。
為了讓飛飛有更好的成長,謝傲霜安排他參加職能治療、統感綜合訓練、情緒管理課程等。飛飛的行為逐漸改善時,學校因業主回收單位,需要搬遷及重新申請牌照,可能將會影響飛飛就學問題。
謝傲霜說,這幾年來在台灣的弟弟及弟媳已盡力幫忙,但他們也有兩個孩子要照顧,自顧不暇,有時她也只能孤軍作戰。離港前她是中學圖書館主任,收入不錯,有經濟能力聘請家庭幫傭照顧兒子及打理家務。
現在她在一家港人成立的親子書籍出版社擔任總編輯,她每天早上6時煮早餐,送飛飛上學後開始工作,下午4時接孩子放學,有時帶他參加課外活動,再回家準備晚餐、陪兒子做功課,兒子入睡後有時還得工作,幾乎沒有私人時間。
她說,要融入台灣家長群也不容易,有時可能因飛飛轉校頻繁,沒有太多時間與其他家長建立感情。
面對這麼多困難,謝傲霜在訪問中仍不時流露笑容。她說,一個人帶孩子是辛苦的,但也很開心。有一次她與飛飛參加100公里的親子單車團,兩人的笑聲交織在一起。
她說,「我與兒子相處像朋友,可能與我自己個性有關吧,我自己不是很惡(很兇)的人」,飛飛願意跟她分享面對到的問題。
對於有沒有後悔移民來台灣?謝傲霜說,若飛飛繼續在香港讀書,最少不會有語言障礙,她也有經濟能力聘請家庭幫傭協助照顧家庭。不過,台灣自由的土壤很珍貴。
「說到底,最終愛是最重要」,謝傲霜說。(編輯:謝怡璇)11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