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10日電)立法院厚生會今天成立長照推動委員會,邀集產官學界對長照3.0政策提出建言。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長照3.0將在既有制度基礎強化,關於住宿型機構短缺,除逐漸補足,未來不排除透過評鑑機制把關。
立法院厚生會今天舉行長期照顧推動委員會成立大會暨2025年第一次專家會議,除了邀請產官學界與會,也邀請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理事長、前立委吳玉琴擔任長照推動委員會主委。
立法院厚生會長、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致詞表示,台灣今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預算也從2017年的新台幣50億元上升至今年的900億元,長照服務人數更明顯成長,在轉型到長照3.0的時刻,盼透過厚生會的平台,協助政府蒐集各界聲音、完善長照政策。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涂心寧指出,居家服務支撐長照2.0服務量能的6成,長照2.0至今未調整給支付基準,恐不利於未來發展,因此建議長照3.0應適度檢討人力政策和既有相關給支付制度、發展完善評鑑機制。
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理事長曾勤媛表示,對於長照3.0規劃醫院PAC(急性後期照顧)與長照服務銜接議題上,建議應強化既有的CD02(居家護理指導與諮詢)服務,並新增AA13(居家護理師照護評估)碼別,以利民眾從醫院返家後的社區與家庭長期照顧專業服務之鏈結順暢,讓社區在地的護理師發揮專業量能,並提升民眾社區與居家照顧品質。
呂建德回應時表示,長照2.0和長照3.0最大的差異在於「10分鐘照顧生活圈」、「出院準備」、「復能」與「智慧照顧」4大重點。他表示,將研議新增AA13碼別,並就社區PAC當中的中介機構的內涵說明,涵蓋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所、護理之家,以及地區醫院。
呂建德指出,針對小規模多機能照顧機構經營與服務提供,考量到經濟規模,將著手進行設施設備規範的檢討,盼建立台灣模式;至於社區式服務,盼日照發展多樣性,在地據點更加普及、建立分級和分類機制,例如陪伴型據點、照顧型據點,也結合國民健康署的營養和健康促進,藉由據點來執行預防延緩失能。
呂建德也表示,政府會逐漸補足住宿型機構短缺,但仍會關注品質,未來不排除透過評鑑機制把關,至於各縣市收費上限議題則是回歸地方政府權責。(編輯:林興盟)1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