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官媒央視新聞披露,中國大陸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因溺水而失去生命,而農村兒童溺水死亡率是城市的5倍。
央視新聞網今天披露了上述數據,並提到溺水在全球1至14歲兒童意外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而一般人往往誤以為溺水者會大聲呼救和掙扎,但實際上許多溺水者根本無法發出聲音。
據表示,這些「沈默」溺水者因為嗆水造成喉頭痙攣,如同喉嚨「自動上鎖」,想呼救卻發不出聲音,而雙手也會本能地向下壓水,因此無法揮舞雙手求救。家長必須特別留意,若孩子在水中無聲無息,往往是危險降臨的徵兆。
報導引述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醫生郭琳瑛說,「如果你看見一個孩子在水上,不管是豎著的,還是趴著的,安靜地在那飄著,眼神是渙散的,或者頭髮在前面護著臉,都不撩開,這種情況你就要懷疑這孩子是溺水了」。
專家表示,一旦發生溺水,施救一定要抓住「黃金4分鐘」。溺水後4分鐘會意識喪失,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腦損傷的嚴重程度也在增加。
報導提到,逾9成的兒童溺水事故都發生在看似安全而熟悉的環境中,例如洗澡中途家長短暫離開就極易釀成悲劇;此外,家中盛水容器如水桶、浴缸等,使用後未及時倒空或加蓋,也易引發嬰幼兒意外落水。
至於在公共場所,游泳時游泳圈脫落、兒童自行動作幅度過大引發翻轉;排水口吸附、水滑梯衝力造成意外;兒童私自換泳道、進深水區,或在無家長陪同下進入泳池以及自然水域的農村魚塘、水庫、河邊、施工水坑等,也是容易發生意外的場景。(編輯:周慧盈/楊昇儒)1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