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4 18:02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4日電)內政部部務會報今天通過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藉由特別預算挹注新台幣50億元,讓30年以上4樓至6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能在管線更新、建物立面修繕、屋頂防水、新增無障礙設備等部分獲得修繕經費補助,估計約500棟住宅受惠,營造產值上看100億元。
國土管理署今天在內政部部務會報報告「老宅延壽規劃進度(含危老條例修法進度)」。內政部長劉世芳透過新聞稿指出,立法院已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有50億元特別預算將挹注於「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114-116年)草案」。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下午出席會報後記者會時說明,「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114-116年)草案」將透過政策整合、行政程序簡化、專業輔導團隊協助及資金挹注等措施,協助30年以上4樓至6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就管線更新、建物立面修繕、屋頂防水、新增無障礙設備等適用項目,協助民眾檢視室內外居住環境。
董建宏指出,這項計畫草案透過改善建物公共環境及機能強化,提升高齡者居住安全及行動能力,且因無需拆除房屋重建,可降低興建建築碳排量及大量廢棄物處置的環境負擔碳排,還能促進建築、土木、營造及室內裝修等營建產業升級發展及擴大內需市場,並帶動國內老宅活化使用,在短時間內達到提升建物安全性能、改善居住品質及兼顧國家淨零建築發展的多重效益。
他強調,老宅營建不是只是為了長者,更是讓年輕人有機會在台北市精華區安身立命,帶動都市新的消費與發展。
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在記者會補充說明,計畫草案將送行政院核准,預計第4季公告受理,估計有500棟30年以上4樓至6樓,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能夠受惠,未來也會透過修正危老條例,讓計畫變成常態性措施。董建宏指出,未來都更體系就會是都市更新、老宅延壽、危老都更3大措施。
至於為何限定30年以上4樓至6樓的集合住宅,吳欣修說,早年建物多為4樓至6樓,再來是4樓至6樓不屬於大樓結構,耐震標準與7樓以上的建物不同,推動修繕機會較高,再者則是大台北地區4樓至6樓的房屋占多數,但都更很難推動,因此思考透過已經確認安全性的老屋修繕來合理使用房屋。
對於計畫的整體效益,吳欣修說,基本上補助比例約是修繕費用的一半,因此基本上第一輪營造業產值就上看100億元,第二輪配合經濟部深度節能、衛福部長照3.0政策,更換科技輔具、深度節能家電後,也將有延伸經濟效益,最後老屋修繕後引入人潮,也會提升在地消費。
民眾申請方式部分,吳欣修表示,若建物沒有管委會,將協助所有權人成立公寓大廈管理組織,取得住戶的同意後,可由所有權人或管理組織提出申請,接著由專業輔導團隊協助初評安全性,再進行後續設計、修繕、執行等程序。(編輯:林興盟)11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