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鄭明典解釋「大氣長河」 強降雨延後未移入陸地

2025/7/29 12:51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9日電)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說明,這次季風強風帶尺度很大,被稱為「大氣長河」;昨晚南部強對流有沿海岸線發展的趨勢,主要強對流帶沒有往陸地上移入。

中央氣象署今天持續發布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作業。氣象署表示,預估明天會是這波西南氣流最強的時間點,今晚至明天中南部要留意豪雨等級以上的降雨;雖然31日西南氣流減弱,但預估8月4日前仍然是偏西南風,南部地區仍要留意降雨。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天在臉書表示,這次季風的強風帶由北印度洋直通西北太平洋,是一股強勁又潮濕的氣流,尺度很大,攜帶大量的水氣往北半球的中、高緯度而去,因此被稱為「大氣長河」

鄭明典說明,季風系統裡的強風通過巴士海峽和菲律賓北部,這部分是季風系統裡的「西南氣流」,現在台灣東北方一圈的強風,是竹節草颱風的環流,現在台灣北部的雨區算是竹節草颱風外圍環流的直接影響。

鄭明典指出,颱風環流外部還有一個尺度稍大的環流,是季風低壓環流。昨天南部的雨災來自季風低壓環流和季風氣流的輻合,兩者相疊產生區域性的「西南氣流」;這個輻合區的北側幾乎不下雨,可以解釋成颱風外圍沉降很微弱的影響。

鄭明典進一步說明,昨天傍晚開始,這個輻合區偏南移動,台灣山區受到微弱沉降區的影響,氣流越來越無法「越山」,於是輻合區的不穩定氣流開始明顯的繞山運動,繞山運動加強近岸氣流的輻合,因此昨晚南部強對流有沿海岸線發展的趨勢,主要強對流帶沒有往陸地上移入。

天氣臉書專頁「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提醒,預報說南部會有大雨,但目前看起來好像雨沒有那麼強,其實強降雨並非消失,而是時序延後。

天氣特急說明,主要原因包含颱風「竹節草」被「柯羅莎」拖住,稍微遲到,導致雨勢的發展也相對遞延;而目前西南氣流仍偏向巴士海峽,主要降雨集中在恆春半島附近,尚未全面轉向南部陸地。

此外,從昨晚至今晨,颱風外圍環流與偏西、西南風在台灣南方海域交會,已持續發展強烈且大範圍的雷雨帶。不過,這些強烈雷雨帶大多沿著南部沿海移動,未能深入內陸。

天氣特急認為,今天下半天,隨著竹節草進一步往西移動,靠近中國浙江沿海,台灣將逐漸轉為受強勁西南風或西南氣流主導。預計在今天午後開始,水氣將快速增多,中南部降雨範圍擴大、轉強、時間拉長,並可能出現持續性降雨或短時強降雨的狀況。(編輯:李亨山)11407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