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31 17:35(7/31 17:4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31日電)一名72歲張姓女子在51歲時確診乳癌初期並接受完整療程,多年追蹤已過5年觀察期許久;她近期不慎閃到腰,檢查後竟發現乳癌復發並合併骨轉移,再次展開治療,對抗病魔。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天開記者會提醒乳癌長期追蹤重要性,會中提及張女個案狀況,張女在51歲罹患確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無淋巴轉移,完成手術與藥物治療,卻在多年後出現骨轉移,打破「追蹤5年就過關」認知。
高醫副院長、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說,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表面看似溫和,但實則具長程復發風險;根據國際研究,超過半數病友是在5年追蹤期結束後才發生復發,尤其復發常為遠端轉移,包括骨骼、肝臟等,嚴重威脅生命安全。
陳芳銘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有5%乳癌患者是因為骨轉移,到骨科就醫才發現罹癌;也有部分乳癌癌友經急診就醫檢查,發現骨頭遭到腫瘤細胞侵蝕,才發現乳癌復發,太晚發現可能造成骨折、癱瘓,甚至死亡,患者必須按時服藥、定期追蹤。
陳芳銘表示,乳癌多年來穩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新增1.5萬例確診,其中「荷爾蒙陽性乳癌」佔比高達6至7成;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0至3期)治療首重根治,治療手段包含手術、放療、化療、荷爾蒙及標靶治療;若進展至第4期或出現遠端轉移,治療目標則轉向延緩病情、提升生活品質。
陳芳銘指出,具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常見3項特徵,包括腫瘤大於2公分、確診年齡低於40歲、細胞分裂指數達20%以上,即便病情穩定,這類病友仍須定期回診,依醫囑適度增加治療藥物,嚴密防堵復發風險。
高醫乳房外科教授、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理事長侯明鋒表示,一項20年追蹤研究發現,第2期病人有高達三分之一在20年內出現復發,第3期病人則有一半復發風險;即使初診未見淋巴轉移,也有20%復發機率。
高醫表示,高醫醫療體系乳房醫學團隊每年診斷與治療約千例乳癌新發個案,為全台規模最大乳癌專業團隊之一;在完整照護流程下,病人可在一日內完成乳癌篩檢、超音波與切片檢查,並依需求進行微創手術、乳房切除與個人化重建,並有生育保存等服務。(編輯:陳仁華)11407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