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 20:39(8/2 20:46 更新)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廣東佛山爆發的屈公病疫情向香港蔓延。綜合港媒報導,香港今天發現首例屈公病病例,為一名曾在佛山停留2週的12歲男童,返回香港不久即出現發燒、手指關節痛等症狀,屬境外輸入病例。
根據報導,這名男童在佛山的親戚也出現蚊子叮咬後發燒等症狀,但目前尚未確認是否也屬於屈公病。
香港大學微生物系教授、傳染病學專家袁國勇對此表示,這名12歲男童在屈公病的潛伏期內,曾在廣東佛山停留2週,此後返回香港不久就發燒,並出現手指關節疼痛、皮疹等症狀。經核酸檢測後確認感染屈公病,目前在住院觀察中,但症狀輕微。
源自廣東佛山的這波屈公病疫情,確診病例數已突破6000例,因此近日也引起鄰近廣州、深圳乃至香港、澳門等地民眾的高度關注。
為此,佛山市官方7月30日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級響應,並於31日展開為期7天的成蚊消殺行動,要求家家戶戶「點蚊香、掛蚊帳、清積水」,且人人出門塗防蚊液,每天早晚在家還須各滅蚊1次。
屬佛山屈公病疫情核心的順德區,8月1日並發布「關於加裝紗門、紗窗的倡議書」,呼籲市民安裝紗門、紗窗,在傍晚和清晨的斑蚊活躍時段盡量關閉門窗,或使用紗窗通風。(編輯:邱國強)1140802
屈公病小百科
- 疫情分布:主要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亞洲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近年疫情已擴展至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超過60個國家
- 感染途徑:被帶有屈公病毒的病媒蚊叮咬,主要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 臨床症狀: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疲倦、肌肉疼痛,約半數的病患會出現皮疹,症狀持續約3至7天。大部分患者在一週內可康復,較少見致死案例
- 重症高危險群:新生兒、65歲以上年長者、患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
- 感染怎麼辦:1.發病期間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蚊子叮咬造成更進一步傳染、2.配合防疫單位的疫情調查及進行孳生源清除、3.在固定的醫院診所就醫,以利診治及通報,並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多休息多喝水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