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雨後路邊野菇別亂吃 醫示警:嚴重恐腎衰竭

2025/8/5 18:23(8/5 18:48 更新)



高雄連日降雨,有民眾發現鳳山鳳南路分隔島長出「綠褶菇」,爭相前往拍照打卡。轄區警方為維護安全趕緊連夜摘除。(高市鳳山警分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洪學廣傳真 114年8月5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5日電)高雄鳳山分隔島因連日豪雨長出蕈菇類,民眾爭相打卡,醫師提醒,千萬不要隨便採來吃,最嚴重恐導致腎衰竭;若不慎誤食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絞痛或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受西南氣流影響,高雄近日連續下起豪大雨,有民眾就發現鳳山區鳳南路分隔島因雨長出野菇,爭相打卡,大量人潮湧入影響通行。轄區警方為維護安全連夜摘除,讓網友哀號「菇菇被摘除了」。

衛福部食藥署統計,近5年全台因誤食野菇導致中毒者達33人,多半誤將有毒菇類當作一般可食菇類,因外觀相似而誤判。

「反正(野菇)就是不要亂吃!」台中榮民總醫院毒物醫學部主任毛彥喬今天接受媒體電訪時數度強調,依腸胃道症狀出現時間,通常可分成2大類,如果在6小時內有狀況,病人會比較警覺就醫,若超過6小時才有問題就危險了。

毛彥喬說,最常見的有毒菇類是「綠褶菇

綠褶菇小百科

綠褶菇為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其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之白色雨傘菇 及雞肉絲菇相似,常被混淆。

誤食後1到3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若因食用不明菇類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看更多

關閉

」。通常誤食後1到3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最怕的是「混菇」,也就是一次吃到好幾種不明菇類。毛彥喬提醒,特別是山區民眾要注意,他曾收治一名個案,一次採回整袋野菇,食用後10小時出現嚴重中毒症狀,轉院到中榮已腎衰竭,後續安排洗腎,但患者只帶了其中一種菇來,根本無從判斷到底禍首是誰。

毛彥喬表示,野菇中毒通常屬於急性,目前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一般只會採用輔助性治療,比方說補充電解質、處方紓緩腹瀉、腹痛或嘔吐等藥物症狀。

食藥署強調,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濕熱多雨的環境適合許多種類的蕈菇生長,尤其是雨後山間、農地、草地、竹林經常會長出朵朵小傘狀的蕈菇,應遵守「不採不食」的原則,也不要餽贈親友,以避免因誤食而危害健康。(編輯:李亨山)11408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