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6 19:34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基層公務員反映,中國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公文互抄的現象,剛發布的通報或新聞稿,不久後就能在別的地方單位看到幾乎一樣的內容。有的主管甚至還教導下屬要抄外地的公文,不要抄本省的,使跨省市抄襲公文屢見不鮮。
中國新聞週刊報導,山西省五台縣7月9日的一篇縣長調研稿的內容,與7月5日五台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調研稿的內容高度雷同,該篇縣長調研稿全文僅390個字,與黨工委副書記的調研稿卻有逾320個字重複。
此外,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樂縣發布的「平樂縣森林防火規劃(2023—2030年)」中,不但水文數據的內容抄襲了湖南省安化縣的數據,連內文裡安化縣的鄉鎮名稱也完全照搬未改,形成「平樂縣隔省指導安化縣」的笑話。
報導提到,事件曝光後,五台縣及平樂縣政府都承認存在公文抄襲問題。其中,平樂縣政府辦公室指「個別段落存在抄襲」;五台縣政府辦公室則表示,已由縣紀委介入究責,正在調查中。
根據報導,多名中國基層公務員稱,文件互抄在基層政府部門較為普遍。其中有人直指,他所在的單位剛發布的通報或新聞稿,不久後就能在別的單位看到幾乎一樣的內容,只是換了個單位名稱。
這名基層公務員並表示,不僅是本地區不同層級之間的公文會抄襲,跨省市抄襲更早已屢見不鮮。
多名公務員坦承,在時間緊、任務急的壓力下,彼此「借用」內容和「裁縫式寫作」(指四處剪貼他人文字)已成為心照不宣的輸出模式,即使發現被抄也不會主動聯繫抄襲方。
更有人表示,「大家都不容易」,只要抄襲內容不直接涉及民眾利益,「互相借用也沒什麼」;還有人直指,單位主管領導對這種事心知肚明,還會教下屬去外地的政務網站找範本,「不要抄本省的」。
對於中國基層普遍存在的公文抄襲現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智立表示,這不僅削弱大眾對政府文件權威性與真實性的基本信任,使政策在落實過程中缺乏說服力,也暴露了政府部門「應付工作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傾向」,實際上是政府「行為扭曲」和「能力缺位」的表現。(編輯:邱國強/楊昇儒)11408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