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微生物分解果木枝條製有機肥 農業永續環保雙贏

2025/8/6 19:31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6日電)農業部統計,台灣每年果樹產生的果木枝條高達25萬公噸,以往農民常在田間露天燃燒,衍生空污與公安問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果木枝條循環利用技術,透過微生物菌株將果木枝條製成有機肥,創農業永續與環保雙贏。

台中農改場今天舉行記者會,介紹果木枝條循環利用技術,篩選能分解果木枝條微生物菌株,針對枝條可集中清運果園,建立果園枝條集運與破碎流程,並接種地衣芽孢桿菌TCLigB進行堆肥發酵,產製成有機質肥料及栽培介質。

台中農改場將利用果木枝條製成的有機肥,應用於東方甜瓜與洋香瓜等作物栽培,較傳統泥炭介質可節省80%氮素、56%磷酐及56%氧化鉀等化肥施用,並提升東方甜瓜與洋香瓜單果重35%、27%。

台中農改場再針對枝條不易集中清運果園,建立枝條現地處理技術,並以木黴菌TCT-P001加速枝條分解速度,應用於葡萄園,分解枝條養分回饋土壤,可提升葡萄單果串重量15%,並提升土壤有機質0.27%及節省約33%肥料用量。

台中農改場說,除果木枝條外,針對行道樹枝條處理,也輔導業者,將接種木黴菌TCT768菇包木屑混合行道樹粉碎枝條,發酵處理後再回施至行道樹下作為覆蓋資材,可降低雜草孳生。

台中農改場說,這項開發技術已授權業者完成商品化,並透過合作建立綠色循環、友善環境及永續生產模式。在果木枝條異地加值方面,目前每年可處理枝條約1萬公噸,產製有機質肥料2000公噸與覆蓋的有機質資材7000公噸;現地處理方面,開發的微生產品吸引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認購2萬1070包,推廣處理約3萬公噸果木枝條,成為具體且可量化之農業循環經濟與企業ESG行動方案。

另在行道樹枝條處理方面,台中農改場說,每年處理120公噸,並可產製168公噸有機質資材,達到資源有效循環利用。(編輯:李亨山)11408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