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6 20:08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6日電)綠光劇團3年前轉型為綠光創藝股份有限公司,朝企業化經營,今天正式宣告支持嚎哮排演與C MUSICAL兩劇團,綠光創藝內容開發總監吳定謙表示「他們需要的我們都會全力支持。」
2025 年下半年起,綠光創藝將推出三大戲劇計畫,包括綠光劇團「八月,在我家」、嚎哮排演「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以及 C MUSICAL 的音樂劇作品「小王子」、My Bucket List以及「砰——」,都由綠光創藝擔任出品單位。試圖建立從內容製作、觀眾經營到平台整合的完整生態鏈,打造劇場完整生態鏈。
從單一劇團進而橫跨創作、投資出品及品牌經營與整合的平台型文化公司,綠光創藝董事長也是導演吳念真表示,自己熟悉的語言與價值觀,對年輕觀眾而言已逐漸失去共鳴,「創作者的責任,是讓新觀眾有被理解與被滿足的空間。與其讓優秀劇本半途而廢,不如主動投入資源,扶植年輕團隊與新作品。」
吳念真說,他早年也寫過很多青春電影劇本,深受歡迎,「但說實在的,現在要我再去寫那些,我根本不知道新生代的生活,不知道課本念甚麼,根本寫不出來。」吳念真說,觀眾不進劇場,是內容沒打中他們,「讓資源和年輕創作者一起前進,一起創造新的面貌,是我們該做的事。」
綠光創藝董事雷輝今天表示,未來劇場發展必須拓展分眾市場,開發「沒看過綠光、甚至不喜歡綠光」的觀眾,「我常跟同事說,只要是我喜歡的劇,大家就要很小心,我是反指標。」雷輝說希望未來的合作對象要具備長線巡演的能力,「期待值是可以演出百場,才能在藝術與市場之間取得平衡。」
吳定謙則表示,這一年多來,幾乎都在與各個團隊討論作品,「我覺得就跟養小孩一樣,創作者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長期的陪伴與支持。」吳定謙表示綠光創藝將持續與小說家、音樂劇創作者等合作,開發具多元風格的文本。未來也希望透過 C MUSICAL 的能量,讓台灣原創作品有機會輸出到日、韓、東南亞。
C MUSICAL 藝術總監張芯慈表示,過去孤身奮鬥,現在與綠光合作,第一次感受到「有了夥伴、有了靠山」。嚎哮排演的黃建豪與蕭東意表示感謝綠光,讓「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有機會再度上演,「綠光對我們來說,就像一對會答應孩子要求的好父母,對創作者來說是最大鼓勵。」(編輯:李亨山)11408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