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7日電)台聯黨主席周倪安今天說,選民對內政缺失的敏感度高於國際局勢緊張,726大罷免失敗,如關稅、風災救援處理,都可檢討是否影響罷免結果;罷免固然是民意的展現,但罷免失敗不應該錯誤及簡化解讀為台灣民意是親中勢力勝利。
台聯透過新聞稿表示,726大罷免結束後,許多國際媒體及前總統馬英九在內的親中人士解讀,台灣民意向親中靠攏,甚至出現要求總統賴清德向中國卑躬屈膝的見解。台聯黨認為,這類言論顯然是借題發揮,想引導執政黨步入歧途。
周倪安說,罷免固然是民意的展現,罷免失敗的原因,向來需要「候選人」為主體的政治行動,在以藍營政治人物為主角,而缺乏「對手戲」的政治舞台上,罷免一方的論述當然難以開展。這是罷免戰在過去歷史經驗裡,對被罷免者有先天利多的特性。
周倪安認為,遍查執政黨所引起的民怨,諸如勞動部變相延續巴氏量表、環境部浪費公帑擴增男女混合廁所等左傾政策;不分區立委推動反歧視法,已讓許多本土選民感到憂心、憤怒,中間選民感到反感。短期事件如關稅、風災救援的處理,都可檢討是否影響罷免結果。
周倪安說,但將罷免失敗歸咎於人民不再抗中,這並非正確的解讀。中共灰色作戰襲擾以及對台灣各項國際參與的打壓,乃至於無故扣押台灣人的暴行,近年來越來越嚴重,沒有一個生活在自由民主環境的台灣人能接受。
周倪安表示,選民對內政方面的缺失,敏感度高於國際局勢的緊張,這是政治的現實;但正是基於此定律,台聯黨認為,罷免失敗不應該錯誤及簡化解讀為台灣民意是親中勢力勝利。(編輯:林興盟)1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