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中國PPI連續34個月負成長 專家:轉正有難度

2025/8/9 13:46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9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下滑3.6%,連續34個月負成長。專家預期,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出口,PPI年增率由負轉正難度高。

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7月PPI年減率為3.6%,降幅與6月相同。中國PPI年增率從2022年10月迄今,連續34個月維持負成長。

界面新聞9日報導引述專家意見解析統計資料。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指出,考慮今年下半年出口下滑,將對國內工業品價格帶來新一波壓力,今年下半年PPI年增率由負轉正難度很大。

馮琳認為,政府推出「反內捲」(指反惡性削價競爭)政策,將可以限制部分行業產能釋放,推估今年下半年PPI負成長降幅將有收斂趨勢。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PPI年增率在今年實現由負轉正難度大。他說,在美國關稅衝擊下,國內出口面臨下滑困境,加上相關行業有產能過剩壓力,出口行業價格下跌風險較大。

伍超明提到,隨著政府擴大內需政策進一步地見效,加上穩投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加快落實,國內部分建材行業價格有望溫和地回升;不過房地產需求低迷很可能制約回升幅度。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持平,相較去年同期年增率為0%。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伍超明解析,受到「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邊際效應遞減,加上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全球需求和貿易、國內穩房地產穩就業壓力增加等影響,今年「低通膨」格局難改。

馮琳推估,8月CPI月增率將保持正成長,年增率將落在-0.2%左右,物價水準偏低格局將延續;不過這也為後期穩增長政策提供發揮空間,目前不需要過早地擔憂需求刺激政策導致高通膨問題。(編輯:張淑伶)11408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