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茶改場成立咖啡創研中心 盼將農產品變國際精品

2025/8/9 13:32(8/9 13:41 更新)



農業部統計,台灣咖啡種植面積已超過1000公頃,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8日成立台灣咖啡創研中心,希望將傳統農產品打造成具台灣特色的國際精品。(茶改場提供)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傳真 114年8月9日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9日電)農業部統計,台灣咖啡種植面積已超過1000公頃,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昨天成立台灣咖啡創研中心,希望將傳統農產品打造成具台灣特色的國際精品。

茶改場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咖啡市場規模目前達每年新台幣800億元,顯示民眾對咖啡消費的高度熱情。全台咖啡種植面積也從民國96年約560公頃,成長到112年約1167公頃,年產值達6.2億元。

茶改場提到,雖然國產咖啡豆僅占整體消費量的比例約2%,但顯示國產咖啡仍具備極大的成長空間與市場潛力。台灣咖啡創研中心的成立,正是落實台灣咖啡從一杯好喝的飲品,轉化為「結合農業科學、在地文化與永續理念」的具體實踐。

茶改場表示,茶改場已針對國產咖啡的後製加工歷經10餘年的深耕與研究,並用運茶改場空間活化成立台灣咖啡創研中心,宣告台灣咖啡產業邁向嶄新里程。這不僅代表台灣咖啡研發與推廣工作的重大突破,也象徵台灣咖啡產業由傳統農產品轉型為具國際競爭力的特色精品,朝品牌化與高值化發展邁進。

茶改場將台灣咖啡創研中心定位為整合研發、實作、教育與展示的專業基地,涵蓋從咖啡鮮果處理到成品製作的全流程,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研發與應用鏈,強化台灣咖啡的國際形象與品牌價值,推動產業邁向永續與高品質的未來。

茶改場長蘇宗振說,近年台灣咖啡蓬勃發展,從昔日默默無聞到今日在國際競賽中嶄露頭角,證明台灣咖啡的獨特風味與卓越品質。茶改場持續從產區輔導、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到後製加工處理、杯測評鑑與產銷推廣等面向,逐步建立起台灣咖啡的研發能量。

蘇宗振說,近年茶改場更首創「台灣咖啡分類分級制度(TCAGs)」數位評鑑平台,並研發「台灣咖啡風味輪」與「雲端杯測系統」,為台灣建立獨特且具科學依據的品質評鑑數位系統。未來將透過科技導入、制度建構與人才養成3軸並進,持續深化台灣咖啡的軟硬實力,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與國際接軌能力。(編輯:張雅淨)11408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