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0 10:40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0日電)桃園市慈文國小打造綠色夏日課程,帶領學生探索潔淨能源的知識,並結合風力發電小屋等實作,還設計兼具智慧、節能概念的未來棲息屋,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深度思考與創意實踐。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教育部自103年啟動「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結合藝術與非藝術學科,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美感實踐運用於生活中;隨著氣候暖化漸趨嚴重,教育部也透過計畫鼓勵學校融合藝術、科技與生活議題,發展環境關懷與創造力並具的教學課程。
面對地球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全球挑戰,桃園市慈文國小打造結合能源教育與藝術表達的綠色夏日課程,課程以「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為核心,先從知識探索出發,引導學生閱讀分析各類能源資訊,以手繪圖解方式轉化資訊,培養閱讀理解、訊息解構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慈文國小表示,學校還安排學生參訪綠能展示館,透過沉浸式裝置體驗綠能發電、太陽能應用與VR模擬飛行等設施,讓抽象的能源概念在遊戲互動中具象化;課程也結合多項實作,讓學生動手設計風力發電小屋與太陽能車模型,同時認識綠能依賴的稀土金屬「釹」與磁力運作原理。
課程後段以「未來棲息屋」為設計主題,讓學生統整所學的知識技能,融入個人想像與創造力,設計兼具科技、智慧、節能與再生材料概念的未來棲息屋,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深度思考與創意實踐。
教育部表示,慈文國小的綠色夏日課程,充分展現出節能減碳不僅是科學知識的累積,更是融合感知體驗、創意表達與行動實踐的完整學習旅程,期待更多學校投入跨域課程實踐,讓教育引領學生為環境與社會共創永續未來。(編輯:謝雅竹)11408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