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行健、實習李香霆馬尼拉10日專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最近表示台海若爆發衝突,菲律賓將無法置身事外。菲律賓前駐台代表班納友分析,這是基於美軍在菲律賓北部設有3座軍事基地,全部面向台灣、指向中國。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上週出訪印度,在接受當地媒體專訪時表示,台海若爆發衝突,菲律賓將無法置身事外。他並強調,需要建立聯盟來應對印度太平洋區域的威脅。
中國外交部8日對這段言論表示反對,指責菲律賓曲解「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中菲關係。
前菲律賓駐台代表班納友(Angelito Banayo)告訴中央社,雖然菲律賓的外交政策是「與所有人為友,不與人為敵」,但一旦爆發戰爭,誠如小馬可仕總統本人所說,菲律賓很難不捲入其中。
班納友說,菲律賓除了地理位置與台灣相近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國透過與菲律賓之間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在菲律賓北部設置了3座軍事基地,全都面向中國。
他指出,這些EDCA基地將成為敵對行動的磁石,「即使我們不選邊站隊,最終也會成為戰場或戰區的一部分。這對菲律賓來說,也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處境。」
班納友認為,小馬可仕在印度的訪談,是務實地討論20萬名在台菲人的安全問題,並未必代表菲律賓拋棄「一中政策」。
班納友指出,台灣是一座島嶼,對外沒有陸路通道,一旦爆發敵對行動,首波被攻擊的目標應是海港和機場,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撤回人數如此龐大的僑民,將是「一場夢魘」。
他提到,即使台灣政府曾保證,萬一爆發衝突,所有外國人都可以躲進疏散中心,並獲得適當的照護,但如果敵對行動持續一段時間,經濟陷入停滯,在台菲人的生活將無以為繼,撤僑仍會是必要之舉。
班納友認為,菲律賓必須在中國與台灣之間尋求平衡,在與台灣發展經貿、文化關係之際,避免加劇菲中之間本已極為緊張的關係,因為菲律賓在經貿上仍高度依賴中國。
菲律賓智庫「亞太進步之道基金會」(APPFI)研究員畢特洛(Lucio Pitlo III)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小馬可仕這段訪談的措詞「大膽且強硬」,與菲律賓高階軍官先前的言論相呼應。
今年4月,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 Jr.)也曾表示,如果台灣遭入侵,菲律賓將無可避免捲入衝突。
畢特洛表示,北京勢必對小馬可仕的言論感到不悅,但菲律賓擁有外交自主權。
他同樣認為,菲律賓對「一中政府」的立場,並沒有重大轉變,小馬可仕更多是出於對台灣海峽當前局勢的擔憂,以及如何在爆發衝突時撤離菲律賓公民。
曾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政策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的畢特洛提醒,東南亞國家估計有上百萬人民在台灣工作,而菲律賓是距台灣最近的東南亞國家,其他國家也可能請求菲律賓協助撤離他們的僑民。
畢特洛表示,菲律賓的海、空軍資源有限,但作為支持人道主義的國家,如果台海爆發戰事,應會允許其他軍事力量把僑民撤至菲律賓北部,再讓這些國家把僑民接回國。
他強調,避免台灣海峽爆發衝突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菲律賓應該尋找方法,協助緩和台灣海峽的局勢,維護本地區脆弱的和平。(編輯:陳承功)11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