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10日專電)在多倫多百年磚廠綠意盎然的美麗池塘前,一位來自台灣的驫舞劇場舞者,與一大張布滿皺摺的紅褐色紙張,綿密「共舞」了40分鐘,路過的大人小孩或駐足圍觀或驚豔讚嘆。這是今年多倫多夏日藝術節邀請台灣藝術家演出3部作品之一:「自由步—造山運動」。
今年加拿大多倫多夏日藝術節(SummerWorks Performance Festival)是第35屆,也是主辦方連續第2年聚焦台灣。為期11天的藝術盛會,匯聚了200多位藝術家共35檔節目;台灣,是本屆節目數量最多的國際團隊。
3部獲邀演出的台灣作品,包括驫舞劇場團長蘇威嘉創作的「自由步—造山運動」與「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以及看嘸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蘇品文的作品「剩女經濟」。
9日與10日,主辦方精心安排「自由步—造山運動」與「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2部作品,在廣受多倫多市民歡迎、由百年磚廠變身而成的Evergreen Brick Works戶外公園演出。2位舞者陳珮榕和方妤婷在高溫豔陽下飆汗獨舞,將美感耕耘至極致,格外震懾人心。
當陳珮榕舞出「自由步—造山運動」時,立即有民眾驚豔問道:「這是什麼表演節目?實在太棒了!」得知是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創作,民眾驚喜地說:「啊,是台灣!」
「自由步」系列,是蘇威嘉2013年開始進行的編舞計畫,他從軌跡、形狀、質地等要素出發,試圖挖掘和追求舞蹈身體的細緻、純粹與極限,引領觀眾賦予表演者各種想像與情感的連結。
蘇威嘉表示,「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是2019年接受兩廳院委託製作的節目,希望結合城市的風景在各地演出,「沒有壓力地、美美地吸引路過民眾成為喜歡舞蹈的一份子」。「自由步—造山運動」則是自身體發想,使用大捲攝影紙,讓表演者用手揉合紙張,好像在創造一座山,永恆又有機地不斷幻化形象。
陳珮榕與蘇威嘉合作超過10年,是「自由步」系列最重要表演者之一;談起「自由步—造山運動」,陳珮榕笑稱,「雖是獨舞,卻像是和一張很大張的紙一起跳『雙人舞』,這張紙每天的形狀、質感、樣態都不太一樣,我很難預測它下一個方向;該怎麼順應它,和它一起跳完這支舞,是很特別的挑戰。」
方妤婷則說,她從2019年開始演出「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這支作品帶她到很多不同的地方旅行,「每次的演出都既期待又緊張,覺得很像在收集盲盒,很多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風景 」。
多倫多夏日藝術節藝術總監考德威爾(Michael Caldwell)是連續2年選擇台灣為焦點國際團體的關鍵人物,迄今已4度造訪台灣,除了親自在台挑選赴加拿大參演夏日藝術節的作品,更與多個台灣藝術團隊建立深厚情誼,今年秋天還將再度赴台2週。
考德威爾告訴中央社,台灣藝術家和加拿大藝術家之間存在盟友般的情誼,他們都充滿活力,與藝術的激盪互動也很神似;「台灣許多角落都讓我有種熟悉感,讓我既興奮又激動,我非常願意繼續深化彼此的關係,也期盼與台北乃至全台灣藝術家建立長久關係。」
蘇威嘉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多倫多,對於在此地的表演有著小小的期待,「除了希望讓人們喜歡舞蹈,或許也可以讓人看到這些表演時,對台灣產生一些好奇;透過舞蹈的美好,交交朋友」。
專程前來觀賞2部「自由步」系列作品的駐多倫多辦事處長梁毅鵬表示,台灣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傳承、有自由不受限制的創作環境、溫暖人情及自然豐富的壯麗美景;在各種條件配合下,近年台灣在文化創作方面燦然有成,深受國際肯定重視。加拿大第35屆夏日藝術節主辦單位對台灣團體非常重視歡迎,是今年節目最多的國際團體;主辦方還特別造訪駐多辦事處表達歡迎與重視,希望有更多台灣團隊更深入、更經常前來加拿大表演,展現台灣傲人的軟實力。(編輯:田瑞華)1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