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4 12:31(8/14 12:56 更新)
(中央社實習記者柯采瑜吉隆坡14日專電)東協技職教育論壇(ASEAN TVET Conference)13、14日在吉隆坡舉行,超過1500名東協人士共同探討數位與綠色技術發展。論壇呼籲深化區域合作,並建立跨國技職認證機構。
馬來西亞副首相阿末扎希(Ahmad Zahid)與人力資源部長沈志強表示,應成立「東協技職資格認定中心」,促進各國間技術能力相互認證,以利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各國間人力資本流動。
阿末扎希說:「技術能力是流通的貨幣,而TVET(技職教育訓練)是鍛造它的鑄幣廠。」TVET全稱為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是以「實務技能」培訓為主的教育體系。
阿末扎希表示,TVET在剛公布的第13大馬計畫(RMK 13)中備受重視,被視為提高區域競爭力的引擎;未來將持續推動高附加價值產業,如半導體、人工智慧(AI)、再生能源與數位經濟。他也提出「跨國學徒計畫」,讓東協學生得以在其他國家實習、培訓與工作。
沈志強說,AI正取代受學術訓練的人才,但技術人才難以被取代。他認為,東協應共同於電動車、晶片、綠色經濟及技能培訓等領域合作。
馬來西亞政府去年啟動「國家TVET政策2030」,強化TVET體系。阿末扎希說,去年超過5成馬來西亞中學生以TVET為第1志願,全國TVET在校生超過43萬人,畢業生就業率達95.1%。
沈志強認為,必須投資TVET,如馬來西亞政府每年投入馬幣100億令吉(約新台幣713.75億元),若東協各國平均都投入此金額,整體投入TVET金額將達1000億令吉。他也呼籲各國鼓勵民間組織、私人公司投資技職培訓。
沈志強分享馬來西亞的資源共享經驗。他說,2個月前,馬來西亞政府配合「2025東協技職年」,首次向東協公民開放「全國技職培訓週」,吸引350萬人參與,提供逾7.2萬門免費課程。
他認為,儘管區域挑戰重重,但在東協約7億人口中培育出中高技能勞動力,將使經濟合作更加順利。(編輯:陳妍君)11408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