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7 10:50(8/17 10:56 更新)
教育部和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新型專班,希望促進國際生留學台灣並留台工作,優先為半導體、金融產業培育新血;然而,新型專班上路滿1年,最新錄取人數僅約招收名額的2成,招生所面臨的困境,主要來自於企業獎助學金資格、華語門檻等,大學端因此提出未來務實改善的方向。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陳至中台北17日電)教育部和國發會推動新型專班招國際生,首年招生不佳。大學端建議,讓學生提前來台參與華語先修課或放寬華語門檻,依企業需求增加彈性,避免華語門檻成為申請阻礙。
教育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新型專班),攜手產學共同甄選及培育學生,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提供產學獎助金、產業提供生活津貼,新型專班上路將滿1年,招生人數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其中華語門檻幾乎是各校共同面臨的挑戰。
大葉大學國際暨兩岸交流處國際事務中心主任盧炫綸告訴中央社記者,新型專班在新南向幾個主要國家都有總召學校負責聘任師資,開設華語課程或線上教學,但在無強制力或無強烈動機下,學生的華語學習效果有限,要達到申請新型專班要求的華語門檻並不容易。
大葉大學原本申請113學年第2學期開設新型專班,經評估後延至114學年開班,也是受華語門檻影響。
盧炫綸表示,大葉傾向從曾經合作的國際大專院校招收新型專班學生,這樣更能掌握學生程度和學習狀況,也能避免受仲介招生而導致學生水準良莠不齊;經學校初步評估,發現姊妹校學生能達到華語A2門檻的人數並不多,因此才決定展延開班。
盧炫綸建議,教育部可考慮讓申請到新型專班的學生提前幾個月來台,先參與華語先修課程,台灣的華語師資和課程都有一定品質,在華語生活環境下,學習效果也會更加提升,各校也更能掌握學生的華語學習狀況和程度。
為提升新型專班招生成功率,盧炫綸提到,大葉也考慮針對不同生源開辦不同的語言班級,例如印尼、越南的大學生英語能力普遍還算不錯,可傾向開設英文授課為主的班級,以利招生。
龍華科技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郭冠麟指出,教育部核定龍華科大113學年半導體、電子工程、電機工程等共6班,僅電機碩士班招到1人;主因是新型專班要求中文授課班級在申請時要達華語A2等級,這比拿英文CEFR(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B1等級還難,華語門檻讓學生卡關。
元智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孫一明也表示,部分台灣企業對華語文要求的基礎並不高,希望教育部能放寬對華語文的要求,依照企業需求增加彈性空間。
對於華語門檻,教育部表示,新型專班學生獲台灣政府獎助,且畢業後至少要留台工作2年,須具備一定華語文能力,才能加速適應在台求學及就業的生活需求。
為擴大協助有意來台升學與就業的學生,提供人才延攬諮詢及華語文推廣服務,教育部已於來台就讀外籍生人數較多的新南向國家,優先設立海外基地,民國113年在印尼、越南、菲律賓,114年在泰國也陸續設立。
除了協助新型專班招生的各大學,共同辦理教育展及宣傳活動,教育部也提供華語先修課程及台灣文化介紹,讓學生來台前免費修習華語課程、了解台灣生活環境及文化氛圍,以便入學後盡快融入校園生活,減少文化差異與適應障礙。(編輯:陳清芳)11408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