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8 15:04(8/18 15:1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8日電)葉蟎是木瓜的害蟲,俗稱紅、白蜘蛛,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發現「黑囊食蟎瓢蟲」是葉蟎的天敵,大量培育並於田間釋放試驗,可有效減少化學藥劑,維護食安也確保農民收成。
苗栗農改場發布新聞稿,葉蟎族群每年3至4月密度開始上升,在乾燥炎熱的環境下,葉蟎繁殖1個世代僅需4天左右,發生初期若未進行防治,危害範圍可快速擴大,嚴重時導致木瓜植株葉片黃化、乾枯,影響果品。
苗栗農改場近期發現野外的「黑囊食蟎瓢蟲」是葉蟎的天敵,建立大量飼養模式,自113年底起陸續於嘉義、苗栗等地進行田間釋放初步試驗,結果顯示可減少化學藥劑施用,維護食品安全並確保農友收成。
苗栗農改場指出,木瓜苗於定植1至2週間,就可能零星感染葉蟎,通常自下位葉連接葉柄基部的區域開始發生,由於葉蟎體型小且易於躲藏,危害初期難以發現,常錯失防治關鍵期,部分農友頻繁施用化學藥劑,反而促使葉蟎快速產生抗藥性族群。
苗栗農改場觀察,食蟎瓢蟲壽命長達2個月以上,成蟲在常溫下每日可捕食150至300隻葉蟎,幼蟲也具備優良捕食能力。
苗栗農改場表示,113年11月底至114年2月初,首次釋放食蟎瓢蟲防治木瓜葉蟎,釋放地點為嘉義縣水上鄉的慣行網室木瓜園,因葉蟎發生嚴重,隔週釋放瓢蟲成蟲共3500隻,成功於田區建立瓢蟲族群,農友噴藥次數相較前期種植期間減少一半,並延後1個月施藥,防治效果顯著。
114年3月中旬至5月初,苗栗農改場在苗栗縣後龍鎮的有機木瓜園預先導入食蟎瓢蟲,自木瓜苗定植約2週開始隔週釋放瓢蟲2500隻,同時搭配定期移除苗床範圍雜草,目前園區木瓜順利進入結果期,木瓜葉片及幼果狀況良好。(編輯:管中維)11408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