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0 18:24
(中央社紐約20日綜合外電報導)紐約常為噪音污染所苦,全市在2024年受理了75萬件噪音投訴,市府甚至立法規範噪音,但成效似乎有限,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顯示,9成紐約居民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紐約居民穆里根(Tim Mulligan)搬到曼哈頓(Manhattan)市中心,為了能更接近工作地點並避免每天在吵鬧、刺耳的地鐵上忍受煎熬,而地鐵只是紐約人每天需面對的城市噪音一部分。
曾服役於美國陸戰隊、且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穆里根說:「即使你戴著耳機、音量調到最大,這趟通勤全程你什麼都聽不見,但是開到這個音量其實是在傷害你的耳朵。」
在他位於紐約旅遊中心時報廣場(Times Square)附近的住家,穆里根已用高密度隔音泡棉封住窗戶,還掛上雙層厚窗簾,並購買耳塞以便睡覺。
在街上,他則使用降噪耳機,外出時也更偏好騎自行車而不是搭地鐵。
擁有850萬人口的紐約,居民與遊客幾乎時時刻刻都遭受刺耳警笛聲、大聲喧嘩的本地人、吵鬧酒吧與汽車喇叭的轟炸。
全市的熱線在2024年受理了75萬件噪音投訴,噪音是最常被投訴的生活品質問題。
這座不夜城或許是因無法入睡,成為少數設有噪音條例,以規範車輛、建築工地、商家及休閒活動噪音的美國建築物密集區之一。
市府甚至安裝帶有感應器的攝影機,用於偵測並處罰違規者。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在2010年至2012年間的研究顯示,9成紐約人每天暴露於超過70分貝(健康平均水準)的噪音中,有聽力受損的風險。(譯者:林沂鋒/核稿:陳政一)11408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