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5 18:20(8/25 18:37 更新)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高雄市鼓山區50多歲男性確診第2型登革熱,採檢發現另2名同住家人、1名鄰居也確診,研判為社區群聚,已擴大採檢101人。
登革熱小百科
- 傳播方式:登革熱在台灣主要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傳播,牠們的身體是黑色、腳上有白斑,喜歡棲息在室內容器或人為造成的積水處。叮咬高峰期約在每天日出後1-2小時及日落前2-3小時
- 潛伏期: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病人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5天為「可感染期」,斑蚊這段時間叮咬感染者,血液中帶有的病毒經過增殖,這隻斑蚊就有終生傳染病毒能力
- 發病症狀:
- 典型登革熱症狀有突發性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受體質影響,有些人染病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症狀
- 若先後感染不同型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症狀;未及時就醫治療,死亡率可達20%以上
- 目前沒有特效藥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感染後兩週左右可自行痊癒
- 登革熱第二型跟第三型較易引發登革熱出血熱與重症病例,台灣以第二型造成的流行最為嚴重
- 預防方法:
- 在家中時》家中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掛蚊帳。每週清洗家中花瓶和盛水容器至少一次,並記得刷洗內壁。倒放不用的花瓶、容器,清除不要的容器。巡檢家中陰暗處或地下室,並使用捕蚊燈。立即清除廢棄輪胎和戶外積水容器,或聯絡清潔隊協助清運
- 在戶外時》宜穿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
資料來源:疾管署、科技部
看更多
關閉
第2型。
曾淑慧表示,經當地衛生局疫調及採檢發現,其同住家人中20多歲男性於8月22日曾出現發燒、頭痛等疑似症狀,另50多歲女性家人則無症狀,但檢驗也呈陽性。此外,其50多歲女性鄰居也確診。
曾淑慧表示,4人均感染第2型登革熱,居住地鄰近、均位於高雄市鼓山區,且個案居住地點檢出陽性孳生源,加上確診個案近期未有出國紀錄,研判均為本土病例,為1起社區群聚事件;目前4名個案都仍在住院治療中。
這是今年國內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曾淑慧說明,今年出現首例登革熱時間為近10年最晚。除了指標個案外,其他3例均為衛生局主動擴採檢出;此案目前共擴大採檢101人,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住家及工作地周圍進行孳生源查核等相關防治工作。
疾管署提醒,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近期國內各地陸續有降雨情形,請民眾澈底落實住家內外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並於雨後加強巡檢,以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時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
疾管署表示,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近期旅遊活動史。
疾管署呼籲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加強詢問就診者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工作。(編輯:管中維)11408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