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威瑪藝術節開幕 台馬戲團FOCASA重現社子島樣貌

2025/8/25 19:47(8/25 19:56 更新)



FOCASA福爾摩沙馬戲團在德國威瑪德意志國家劇院演出作品「苔痕」,謝幕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氣氛熱烈。(台北駐德代表處文化組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4年8月25日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5日專電)德國年度重要藝文盛事「威瑪藝術節」22日開幕,來自台灣的FOCASA福爾摩沙馬戲團23日晚間在威瑪德意志國家劇院登場,以作品「苔痕」(Moss)為藝術節「台灣焦點」單元打頭陣。

這齣作品以工地圍籬、電線桿與廣告紙重現台北社子島場景,結合馬戲技巧與舞蹈,帶領德國觀眾走入台灣在地故事。演出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掌聲不斷。

藝術節總監海姆克(Rolf Hemke)在開演前特別上台致詞,感謝台灣藝術團隊與官方單位的支持,強調台灣表演藝術為藝術節帶來嶄新視野,讓節目更加多元。

「苔痕」誕生於疫情期間,由FOCASA與德國團隊Peculiar Man跨國共創。靈感來自馬戲團曾在社子島的排練場,以及當地長年面臨的都市更新壓力。

演出中,表演者在舞台搭建的工地場景裡攀爬鐵架、從高處墜落,再彼此追逐奔跑,時而聚在一起、時而各自散開。這些動作不僅展現馬戲技巧,也呼應團隊在社子島的成長經驗與聚散故事,讓觀眾從具體場景感受到時間的流轉與人生的無常。

德國藝評雜誌「德國舞台」(die deutsche Bühne)評論指出,「苔痕」嘗試將馬戲藝術與敘事結合,令人印象深刻。雜誌形容,作品日常片段略顯鬆散,但在雜耍、大環、倒立與扯鈴等橋段展現出驚人的技巧與能量,讓歐洲觀眾首次見識台灣馬戲的多樣魅力。

正式演出前一天,FOCASA於劇院廣場舉辦街頭表演,表演者在露天空間展示絕技,與觀眾熱情互動。赴現場觀演的台北駐德文化組組長張翔裕指出,許多民眾在觀賞街頭演出後臨時購票,劇院票房隨之大幅增加。

他表示,原本團隊以為三樓視線不佳不會開放,但最終一、二樓全數售罄,三樓也啟用售票,現場座無虛席,演出後謝幕掌聲不斷。

威瑪藝術節是德東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節,今年以「勇敢生活」為題,規劃約150場節目,包含23齣首演與首度亮相作品。

今年台灣連續第五年參與藝術節。除了FOCASA的「苔痕」,布拉瑞揚舞團、驫舞劇場、河床劇團及新媒體藝術家劉辰岫也將陸續登場,呈現當代馬戲、舞蹈與裝置等多元創作。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張翔裕分享,他在藝術節服務台詢問節目冊時,工作人員見到亞洲面孔,主動介紹「今晚有台灣的演出」。他強調,文化部與威瑪藝術節合作多年,讓「台灣」逐漸在這座位於德國中心的小城具象化。

對當地人來說,過去台灣只是個遙遠的名字,如今透過藝術節與台灣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台灣在他們心中變得更真實、也更立體。「苔痕」便是其中的例子,透過敘事與舞台設計,成功讓德國觀眾「一秒到台灣」,沉浸式感受一部分台灣生活風貌。(編輯:陳承功)11408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