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甲等以上托嬰中心可聘非專業托育人員 民團反對

2025/8/26 11:54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6日電)衛福部擬開放評鑑甲等以上托嬰中心可聘僱不具專業資格人員進行幼兒照顧,民團今天說,許多托育事故發生主因照顧者專業不足,讓不具專業者進入托嬰中心照顧,後果不堪設想。

考量托嬰中心人力短缺,衛福部7月下旬預告「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草案,只要托嬰中心最近一次評鑑成績為甲等以上,就可聘用不具專業資格者進行幼兒照顧,而非專業者必須在一年內取得專業資格,且在執行照顧服務時必須在專業人員監督下執行。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反對修法,更直言這將讓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托嬰中心照顧嬰幼兒,「後果不堪設想」,呼籲衛福部不要短視近利。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組長李庭欣指出,衛福部5月才提出「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對外喊話要限縮居家保母的從業資格讓家長安心送托,卻在不到3個月時間又要棄守托嬰人員資格門檻,「立場相當矛盾」。

李庭欣也說,相關研究顯示,許多托育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照顧者專業能力不足,雖然衛福部稱要評鑑甲等以上托嬰中心且須有合格專業人員指導下才能提供服務,「看似有防線,但其實只是虛設」,因為評鑑常常忽略實務狀況,要求正式人員監督也忽略照顧現場高壓、不堪負荷的勞動困境。

李庭欣指出,這樣的修法恐讓人力缺口越補越大,衍生「劣幣逐良幣」效應,就有資深托育人員表示,「現場已經夠忙,誰想要跟沒有專業的人一起工作」,直言修法通過會考慮離職,這恐讓未來托嬰中心更難找到人力。

同樣都是缺人力,李庭欣表示,教育部針對幼兒園放寬人員資格標準仍有一定程度要求,至少要有大學學歷門檻及相關訓練時數,但衛福部卻是完全棄守。台灣不缺乏有專業資格的托育人員,真要解決人力短缺應改善勞動條件,應參考國外經驗,提高工作人員薪資及持續推動托育公共化、創造更好的勞動條件和薪資成長。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也對這次修法發出問卷調查,理事楊秀彥指出,15天調查共收到4027筆回覆,其中有48%具托育人員身分、45%是家長等,統計顯示有94%反對這樣的修法。若衛福部想改善人力短缺問題,根本應該著力於布建公共化托育體系,因為這樣才能提升人員薪資。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提到,根據衛福部的「兒少生活狀況調查」,家長選擇托嬰服務時,最重視的就是環境安全、耐心愛心及照顧專業度,比例都高達40%以上。取消資格門檻明顯是對專業尊嚴的否定、會打擊目前的從業人員,也會惡化勞動條件。

楊書瑋表示,衛福部應正視大家不願意留在現場的根本原因,就是薪資過低、工時過長,浮濫修法只會讓家長不敢送托,送托率進一步下降。(編輯:張雅淨)11408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