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反內捲」拉動 中國7月工業企業利潤跌勢收斂

2025/8/27 11:49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7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最新統計資料。統計資料顯示,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率1.5%,跌勢較6月收斂,專家認為,數據表現與「反內捲」、擴內需政策有關。

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上午發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最新統計資料。

統計資料顯示,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1.5%,降幅較6月收斂2.8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快速成長拉動整體表現,尤其在半導體領域部分,積體電路製造、半導體器材專用設備製造利潤分別激增176.1%、104.5%。

中國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表示,「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振消費政策發揮成效,帶動有關行業利潤成長,例如計算機整機製造利潤成長124.2%、智慧無人飛行器製造利潤成長100.0%。

于衛寧提到,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多、國內市場需求不足、部分行業供求矛盾突出等背景下,必須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進一步地擴大國內需求、強化創新驅動、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界面新聞27日報導援引專家意見與機構研究報告剖析數據表現。中誠信研究報告指出,由於增量擴內需政策與「反內捲」(反對惡性過度競爭)政策推出,下半年工業企業利潤修復可獲一定支持;不過外需不確定性大,外貿承壓仍較大。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兩新政策推動工業企業利潤修復,不過「以價換量」(指透過降低價格提升銷量)特徵顯著,有效需求相對於供給仍有較大進步空間。價格偏低會拖累工業企業利潤成長速度,推動工業品價格合理回升、加大有效需求是破解目前工業多重承壓的關鍵。

中國國家統計局定義,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所指為年主營業務收入達人民幣2000萬元(約新台幣8400萬元)以上工業法人單位。(編輯:呂佳蓉)11408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