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北市公館圓環9/13凌晨起移除 預計11月下旬完工

2025/8/27 15:56(8/27 16:06 更新)



台北市交通局2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9月13日凌晨動工,施工期65天,預計11月下旬完工,改為4岔正交路口後估有減少6成事故的潛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4年8月27日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7日電)台北市交通局今天表示,公館圓環是113年事故熱點之冠,今年統計至5月肇事傷亡仍是第1,主因是7岔路型動線複雜,9月13日啟動移除改為正交路口,估11月下旬完工,預估有減少6成事故的潛力。

台北市長蔣萬安3月25日拍板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回復正交路口,計畫6月28日動工。因各界質疑不斷,台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6月16日決議暫緩動工。

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7月底再度舉辦說明會,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要求交工處承諾先試辦調整標線及號誌,交工處官員未允諾,僅答應將市民意見帶回討論。

台北市交通局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9月13日凌晨動工,施工期65天,預計11月下旬完工,預估有減少6成事故的潛力。

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副處長黃惠如表示,針對民團建議改善標線,8月下旬曾找專家討論,另參考美國明尼蘇達案例,顯示調整導引線初期事故有減少,但長期觀察事故量回升,長期效果約減少10.8%。

黃惠如另舉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案例表示,調整導引線長期效果則歸零,研判是駕駛初期看到新東西會有回應,但是久了就習慣,效果不存在。

她說,國外車流量低、機車也少,專家也認為機車占比與事故件數呈現正相關;在國內車流量比國外高且高機車占比下,事故減少的效果將折減,保守估計約5%;對照國外研究導引線越界率小於3%,但公館圓環現場汽車越界率52%、機車65%,導引線無預期效果。

黃惠如說,公館圓環事故主因是7岔路型,使得汽機車在環內行進動線交織嚴重,容易且常變換車道,因而發生同向擦撞事故,此類件數最高占7成,事故地點在路口各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她強調,改為4岔正交路口,降低事故風險潛力達63%,因為路口正交且縮小,讓動線直觀可預測,可提升行車安全;公車在基隆路左轉可進入公車專用道,也可提升大眾運輸通行優勢。

黃惠如表示,施工後行人、自行車穿越路口距離大幅縮小。民眾關注公車停等時間,透過號誌燈調整,一次可通過7輛公車,預計6成公車不會遇到紅燈,遇需停等則約30秒。(編輯:蕭博文)11408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