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馬朝旭:願和美國和平共處 對中國施壓脅迫行不通

2025/8/29 13:36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今天在紀念抗戰勝利活動記者會上表示,願和美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但是對中國搞施壓、脅迫行不通。他並強調元首外交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中國央視新聞報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今天舉辦第2場記者招待會,介紹中國「堅持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關情況」。

在中美關係方面,馬朝旭表示,中國願和美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同時堅定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中國搞施壓、脅迫行不通、辦不到。想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壯大、阻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定以失敗收場。」

他說,中國願和美方相向而行,落實好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保持溝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繼續探尋新時期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

馬朝旭說,中國始終將周邊置於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幾乎遍訪周邊國家。中共18大、19大、20大後,習近平首次出訪都選擇周邊國家,引領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進入近代以來最好時期」。

他並表示,元首外交是中國外交的最高形式,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中共18大以來,習近平共出訪55次,往訪72國,接待到中國進行國是訪問的外國元首230多人次。

據報導,馬朝旭在會中提到台灣時重申中國立場,並說「少數外部勢力妄圖搞『以台制華』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大勢不可阻擋」。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華爾街日報7月曾報導,習近平在今年上半年出訪3次,共訪問5個國家。去年則出訪4次,訪問10個國家。然而相較過去前兩個任期,習近平出訪的頻率已大幅減少,2013年至2019間,他平均每年訪問約14個國家,並在2014年達到高峰,訪問20個國家。

報導說,習近平近年來減少海外出訪次數,甚至缺席重要峰會,改以東道主身分積極外交。分析人士指出,可能與習近平年事漸長,選擇保留精力,優先處理國內問題。(編輯:張淑伶/朱建陵)11408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