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俄欲藉上合峰會挑戰美國 實質影響仍不明朗

2025/8/31 23:19

(中央社天津31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印度總理莫迪及其他8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領袖在中國天津會面,召開組織最新一屆峰會,這可能對美國構成挑戰,但實質影響仍不明。

美聯社報導,擁有10個成員國的上海合作組織將於今明兩天在天津市召開會議,這個組織成立24年來規模及影響力擴大,但目標和計畫仍不明確。

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哈薩克、吉爾吉斯、巴基斯坦、塔吉克與烏茲別克。

該組織最初被視為制衡美國在中亞地區影響力的力量,創始成員有6國,之後納入4個新成員國,包括2017年入會的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於2023及2024年加入的伊朗和白俄羅斯。

上合組織部分成員國明顯與西方對立,尤其是伊朗及白俄羅斯。印度、中國和俄羅斯等其他成員國則跟西方維持較為模糊關係,部分原因在華府對俄國侵略烏克蘭戰爭的立場搖擺不定,或因為美方關稅政策引發的混亂。

自2001年成立後,上合組織便由區域經濟強權中國主導,莫斯科當局則試圖利用這個組織,維持俄羅斯對中亞地區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與吉爾吉斯的影響力。

俄羅斯經濟影響力已大減,尤其是因為西方日益嚴厲的制裁,但俄中兩國仍將上合組織視為區域軍事合作的框架,即便目前僅限於聯合演習。

俄烏戰爭爆發後,印度成為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方,因而加劇了與華府的緊張關係。莫迪(Narendra Modi)於8月會見中國外長王毅後,聲稱印中兩國在改善關係方面出現「穩定進展」。

美聯社指出,印度加入上合組織,可能對俄中在該組織的主導地位構成挑戰。儘管這些國家之間有貿易往來,但印度不太可能向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或中國對台灣和南海的主權聲索提供實質支持。

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中國專家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說,上合組織似乎展現出意願,試圖從一個對話平台轉型為「全面的務實合作機制,為成員國民眾帶來實質成果」,但問題仍存在,該組織「目標為何?又如何實現?」(譯者:陳正健/核稿:陳彥鈞)11408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