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3 07:41(9/3 07:56 更新)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日專電)美國智庫今天指出,中國已在台灣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強行設置鑽井平台,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僅約30英里(48公里)。專家示警,越南過去因持續抗議才成功阻止北京推進,若台灣選擇沉默,恐使中國「蠶食」主權成為常態。
美國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透過開源影像分析,發布報告「操縱遊戲:中國石油設施侵入台灣東沙島」,指出北京對台施壓的手段已擴展至石油鑽井平台。
報告顯示,這些設施由國營「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所有,包括7座鑽井平台、3艘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及2座半潛式平台,全部位於台灣主張的專屬經濟區(EEZ),靠近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位於南海東北側,距台灣本島約444公里,島上設有駐軍。
報告指出,自7月起,中海油將半潛式鑽井平台「南海二號」深入台灣EEZ,距東沙限制水域僅約30英里;而過去鑽井平台甚至曾逼近至770碼(約0.7公里)。
未經允許的鑽探行為,正是中國「灰色地帶」行動的典型模式,藉此推進領土主張、逐步建立管轄權,並在不引發公開衝突下塑造有利局勢,常以商業活動作掩護。
報告強調,中海油的設施多以鋼製導管架(jackets)建造,容易改裝,可作為臨時或永久、商業或軍事用途。這些結構長期遭忽視,使北京能在和平時期施壓,戰時更可能轉化為軍事資產,甚至支援封鎖、炮擊或侵略行動;若加裝感測器,更能強化「殺傷鏈」能力。
另有專家指出,鑽井區常年雲層覆蓋,使中國得以隱匿行動;加上大部分衛星營運商不收集離岸區影像,僅有掌握合成孔徑雷達(SAR)的國家能及早監控。
詹姆士敦基金會警告,北京已在台灣EEZ成功設置鑽井平台,而這在越南屢屢失敗,原因正是越南持續抗議。如果能展現警覺並謹慎反制,雖無法終止所有挑釁,但至少能延緩甚至阻止北京擴張,避免逼近危險臨界點。
反之,沉默與不作為只會助長中國行動。
中海油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業者,並在美國「財星」雜誌2025年全球500大企業中排名第65。
2012年,時任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對「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表示,大規模深水鑽井平台是「我們移動的國土和戰略武器」。(編輯:張芷瑄)11409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