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3 17:55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彰化縣3日電)在彰化埔心種植葡萄的農民黃政行,60年前在海軍丹陽艦服義務役,新訓結束上船的隔天就遇到戰鬥任務,全艦自左營高速駛向中國大陸沿海協助蛙人撤退,遭遇共軍岸防砲還擊,成為軍旅生涯難忘時刻。
二戰結束80週年,日本電影「雪風YUKIKAZE」於終戰日8月15日上映,劇情描述日本海軍驅逐艦雪風艦在二戰的服役歷程,劇情結束在竹野內豐飾演的艦長,提到雪風艦將以引渡給聯合國告終;歷史上,雪風艦最終是由中華民國海軍接收,在1950年代成為海軍的主力艦艇,改名「丹陽」。
黃政行是海軍艦艇兵第94梯,同梯新兵就只有他一個人分發至丹陽艦,53年3月上船後隔天,還來不及分配好戰鬥位置,丹陽艦就航向金門出任務。
黃政行說,當年國軍常從金門派出蛙人搭乘小艇前往中國大陸沿岸突擊,丹陽艦當天晚上的任務是掩護小艇撤收,接近中國大陸沿岸時,曾經歷過海戰的老班長們手腳俐落,不到2分鐘的時間就發射艦上的5吋砲、雖後3吋砲也加入發射。他雖然是在甲板以下的艙底,卻也能感受到艦砲發射時,船體的「頓、頓」震動,而丹陽艦的艦砲沒有砲塔,所產生的震動也比較大。
黃政行提到,戰鬥結束後聽甲板上的同袍提到,丹陽艦當時在3個鍋爐都啟動的情況下,高速接近中國大陸沿岸掩護蛙人小艇撤收,遭遇共軍岸砲還擊,共軍岸砲一次發射4發,數次彈著點極為接近艦旁,水花四濺,而國軍派出的2艘蛙人小艇只有1艘順利撤收,另1艘被中共俘獲,蛙人上艦後「大家哭得要命」。
「雪風:聯合艦隊盛衰的最後奇蹟」一書7月出版,是首次有中文專書詳細描述雪風艦在二戰期間的作戰歷程,黃政行於書籍出版後也買來讀,他表示對比自己經歷的作戰任務,還有雪風在二戰的作戰經歷,雪風艦與丹陽艦的服役過程「就像是烈士」。
出版「雪風」一書的燎原出版主編區肇威受訪表示,由於雪風艦的服役經歷橫跨日本與台灣,該書詳細描繪雪風在二戰時期的服役生涯,在書中也呈現戰後對於雪風艦移交中華民國的不捨,以及試圖向台灣爭取艦體保存的心情,一直是他想出版書籍的「夢幻清單」,但在交涉過程中感受日方對二戰戰史的慎重,經過洽談數年後,才趕得上於二戰結束80週年之際出版。
黃政行歷經的戰鬥任務就只一次,他回憶,丹陽艦時常支援金門、南沙的護航任務,由於擔任運補任務的中字號登陸艦航速慢,丹陽艦經常是圍繞著運補船團航行,最特別的一次護航是明確知道當時中字號內載運的是要赴金門(軍中樂園)換防的「小姐」。
黃政行連忙補充,當時駐防金門時不能下船,軍艦是下錨在外海,而且擔心被中共水鬼摸上船,所以站哨時都需要荷槍實彈,除了母港左營外,只有駐防馬公、基隆時可以靠港並下船休假,「那時候都很乖,就下船去走走而已」。(編輯:蘇志宗)11409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