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捷克警示中國技術滲透 恐進行間諜活動危及關鍵設施

2025/9/4 16:20(9/4 16:48 更新)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4日專電)捷克國家網路與資訊安全局3日在官網指出,中國的技術正日益滲透至各種關鍵領域,由於中共可介入中國私人企業運作,因此捷克所採用的中國技術可能被用來進行間諜活動,進一步影響捷克的能源、交通、醫療或公共行政等關鍵基礎設施。

捷克國家網路與資訊安全局(NÚKIB)警告,應避免將系統與使用者資料傳送至中國。此一警告主要針對與國家運作至關重要的系統管理員、通訊系統或數位服務營運者。

捷克國家網路與資訊安全局指出,中國的政治與法律環境受中共控制,允許中國政府部門存取儲存在境內的資料,亦能大幅干預私人企業的運作,「並賦予中國政府部門強制要求私人企業配合其間諜活動的手段」。

網路資安局表示,依據「網路安全法」規定的義務主體必須在風險分析中考慮此威脅,並針對已識別的風險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

網路資安局說,「該威脅的等級被評估為『高』,即很有可能發生。但此警告並不代表絕對禁止將系統與使用者資料傳送至中國,或禁止允許中國進行技術資產的遠端管理,而是意味著必須認真評估這一威脅,並決定這些活動對具體組織帶來的風險程度。」

對於一般民眾,這項警告並不意味必須採取強制措施。網路資安局補充:「建議民眾應更加重視網路安全,並在此基礎上負責任地評估自己使用的產品,以及與誰、透過何種方式共享資料。」

網路資安局認為,存在風險的產品與服務包括智慧型手機與智慧手錶、太陽能逆變器、智慧電錶、醫療設備、雲端儲存服務、電動車,以及大型語言模型等。

由於現今的關鍵基礎設施系統愈來愈依賴雲端儲存與資料處理,以及允許遠端操作與更新的網路連線。網路資安局表示,「這實際上意味著技術供應商有能力大幅影響基礎設施的運作,或存取重要資料,因此對供應商可靠性的信任至關重要。」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網路資安局舉例,中國對捷克與其他歐盟或北約國家構成威脅。例如今年5月,捷克外交部宣布,自2022年起,與中國情報機構有關的駭客組織APT31一直攻擊外交部非機密通訊網路。

此外,捷克政府在7月也宣布,禁止國家機關使用中國AI公司DeepSeek的任何產品。網路資安局早在2018年,曾發布警告,提醒勿使用中國企業華為與中興通訊的軟硬體。(編輯:韋樞)11409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