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政院人士:整體討論挹注地方財源 盼多資源縣市斟酌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6日電)明年度中央分配予地方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高達新台幣8840.9億元,較今年度分配數增加4165.1億元。政院人士指出,明年度中央挹注地方各項財源總額創歷史新高,因此會盡快邀集地方就整體財源來討論事權分配,預料也會觸及財劃法修法議題,期盼已獲較多資源的縣市斟酌考量。

中央挹注地方財源主要有3大類型,包含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統籌分配稅款部分,財政部日前依新版財劃法公式計算,通知各縣市明年度統籌分配稅款及分配款數額,明年度中央分配予地方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達8840.9億元,較今年度分配數4675.9億元增加4165.1億元,增加幅度將近9成,占中央歲入比率達31%。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各地方政府明細表,以及內政部7月人口統計資料計算,相較今年度與明年度,全國以台北市獲配逾1149.2億元居冠,人均可分到4.6萬元,不過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人均分不到2.4萬元。

不過,多個縣市都對統籌分配稅款分配金額有意見,新北市長侯友宜就提到,新北市不求多,只求公平;台南市長黃偉哲則指台南明年統籌分配稅款數額或增幅都居6都最後,未來若還要承接中央轉移事權,每年可能短缺達312億元;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不能有縣市在財劃法拿的錢比較多,結果在計畫型補助或一般補助時拿更多,這會加劇城鄉差距。

政院人士則說,由於新版財劃法在去年12月倉促修法,政院雖曾提出覆議,也在覆議理由中提醒公式錯誤問題,希望立院重新審慎思考,但立院仍否決覆議案,財政部也只能依法行政。

政院人士表示,資源有限情況下,政府對一般性補助款補助內容將有所調整,尤其財劃法第30條規範也很清楚,中央為謀全國之經濟平衡發展,「得」酌予補助地方政府,因此未來將盡快與各市縣政府溝通協調中央與地方事權相關事宜。

據了解,除討論事權分配事宜,由於新版財劃法水平分配公式有問題,目前有超過300億元無法完成分配,加以多縣市對公式多所質疑,預料討論事權分配時,也會觸及財劃法修法議題,期盼討論時能對300餘億元的分配先達成共識,再進一步討論如何修法處理。

此外,政院人士指出,中央考量一般性補助款和計畫型補助款是視地方財政能力給予,過去已長期挹注地方,再加上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財源整體充足,因此未來,一般性補助將納入部分原本歸在計畫型補助的事項,且地方申請一般性補助款需經各部會核定,最高補助上限都為90%。

政院人士說,整題而言,一般性補助款和計畫型補助款3大方向包含,重大施政項目是中央支應為主;二,中央、地方共同分擔的污水下水道、縣市管道路、漁港下水道、地方藝文等建設原則保留協助50%,但是地方情形彈性討論;而地方所屬學校電費、地方公有建設物的耐震改善經費、部分廢棄物清理經費等,回歸地方制度精神。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據了解,但有部分地方政府憂慮部會調整計畫型補助可能會一刀切,正需要發展,或是早就發展成熟的縣市,都給同樣的補助比例,反而加劇各縣市發展落差。政院人士表示,相關補助的確應該視地方財政體質來進行調節,這也是需要討論的議題。

政院人士也說,過去幾年來中央持續提高對地方的補助,且每年都創新高,除苗栗外,地方財政體質都已強健,因此討論事權分配時,各縣市獲得的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將合併討論,期盼已獲較多資源的縣市斟酌考量。(編輯:翟思嘉)1140906

Related Posts

1 of 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