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心梗出院後血脂控制差 北醫附醫推輔助系統示警

2025/9/6 17:48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6日電)高血脂藏心血管危機,卻有高達6、7成心肌梗塞患者控制不佳。北醫附醫導入「血脂決策輔助系統」,示警讓醫師知道患者哪些風險因子未達標,未來將拓展至糖尿病等慢病管理。

第2屆台北醫學會今天登場,以「未來醫學」為主題,近70名國內外醫療專家聚焦未來醫院、未來診斷、未來醫療、未來臨床試驗、未來醫學教育等5大面向,展現智慧醫療帶動的未來醫院願景。

台灣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健康老化的關鍵之一就是把慢性病控制好,總統賴清德上任提出「健康台灣」政策,其中三高防治888計畫成核心戰略,目標提升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族群照護品質。

預防勝於治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暨心臟內科醫師陳志維在會中分享,北醫附醫在2024年起導入「血脂決策輔助系統」,系統串接病人檢驗數據、診斷與用藥紀錄,依風險分層自動標示未達標個案,並提供調藥建議,協助醫師看診時快速且精準掌握病人血脂狀況及用藥。

陳志維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說明,因心肌梗塞而安裝支架的患者,本身就是屬於更需要把膽固醇控制好的族群,現實卻是僅約30%到40%的患者在出院達標,大部分都控制得不太好。

他指出,台灣醫療現況常常是1名醫師要在幾個小時內看100個病人,如何把每名病人的危險因子控制好,需要決策輔助系統;不管病人在哪個科別、哪個醫院回診,系統都會跳出提醒讓醫師知道,進而針對高風險病人做仔細判讀和調整藥物。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陳志維以北醫附醫為例,每年有至少250名放過支架的心肌梗塞患者,系統導入後,急性冠心症病人出院3個月內的低密度膽固醇檢驗率由39%提升至77%,急性冠心症病人出院後1個月的調藥率從6%上升至21%;極高風險病人低密度膽固醇控制率(小於55mg/dL)從19%提升至44.8%,複合降脂藥方使用率亦明顯提升。

他說,預計明年將系統進一步應用,結合各項檢驗數據,拓展至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病管理,甚至往前到初級預防,針對還沒有發生事件、但血糖已偏高一陣子的患者,系統可在病患就診時給醫師適當提醒;希望減輕醫師的決策負擔,讓更多患者達標,也符合衛福部推動的888目標。(編輯:吳素柔)11409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