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7 09:35(9/7 09:5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7日電)外交部政次吳志中曾任駐法代表6年,期間碰上疫情封城,吳志中接受中央社專訪時透露,他當時突發奇想準備台式便當,邀請法國議員來駐法國代表處開「便當會」解釋台灣處境,促成法國上下議院挺台。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於2018年7月到2024年8月擔任駐法代表,期間法國參議院於2021年5月以304比0通過挺台國際參與提案,創下史上首例,同年11月國民議會也通過提案,為有史以來第一次法國上下議院一致挺台;此外,吳志中擁有巴黎第一大學外交系碩士、政治學博士學位,他以流利法文於法媒受訪應答,獲得法國民眾關注。
事實上,吳志中剛抵任駐法代表時,法國政界對台灣了解並不深,吳志中只能帶著駐處人員一一拜會國會議員,不料不到兩年就碰上Covid-19疫情,法國封城防疫讓「敲門」之路難上加難。
吳志中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回憶道,外交人員疫情期間雖然可以自由行動,但他思考的是如何善用台灣文化;封城時,法國議員們沒辦法外出用餐,他與駐館人員將外賣擺盤成台灣便當的形式,漂漂亮亮的,每次接一位法國議員從參議院來駐處開便當會。
吳志中說,「請你吃一頓好吃便當,配上法國美酒」,台法文化結合,同時跟解釋台灣處境,他們也都聽進去,同時在疫情緊張中獲得喘息,才有「304比0」的成果;他打趣地說,疫情期間反而相當忙碌。
去年5月總統賴清德就職,內閣同時就定位,但早內定接任外交部政次的吳志中仍在法國打拚,堅持要坐鎮巴黎奧運,確保台灣代表隊順利完成賽事。
吳志中透露,當時與文化部共同參與「巴黎文化奧運」,明明是與國際奧會無關的活動,卻被要求將「台灣館」要改為「中華台北館」,但「我們還有一張嘴巴」,大家都在講台灣館,裡頭也是中華民國國旗,最後已經沒人叫它「中華台北館」了,當時中國還派了一推大媽打人海戰術要控制館場,但沒有成功。
談到「麟洋配」巴黎奧運金牌戰,吳志中回憶,當時所有台灣意象的物品都被禁止,更不用說國旗,連寫TW都不能入場,最後連「麟洋配」任何諧音都不准。儘管受到不公平待遇,但封不住大家嘴巴,現場高聲喊「台灣加油」,「麟洋配」奪金後,會場響起中華奧會歌,但大家唱得是國旗歌歌詞。
他說,現在大家知道中國蠻橫,會替台灣加油,台灣人更要說自己的故事,台灣未來在國際社會還是很有機會的。
身為第一線外交人員,經常和中共打壓抗衡,但吳志中說,隨著台灣經濟發展、科技發達、人民熱情以及社會安全,受到國際肯定,以前外國人會把台灣誤會成泰國,現在反而更多機會是把泰國誤為台灣,台灣漸漸受到重視和肯定,這就是外交人員的力量來源。(編輯:蘇志宗)11409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