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尼泊爾封社媒引示威動亂 來龍去脈一次看

(中央社加德滿都10日綜合外電報導)尼泊爾因管理社群媒體惹議引爆示威,在與安全部隊衝突釀至少22死後情勢升級,總理奧利下台。尼泊爾成為繼孟加拉、斯里蘭卡後近年第3個政府遭示威推翻的南亞國家。

華爾街日報指出,新聞秘書證實73歲的總理奧利(Khadga Prasad Sharma Oli)已於9日請辭,期間首都加德滿都的示威者不顧宵禁,攻擊一些政壇領袖的住宅,認為他們應為前一天與安全部隊衝突導致至少22名示威者死亡負責。

● Facebook、X等未遵管理被封 引爆年輕人上街

尼泊爾5日實施社群媒體禁令,政府聲稱是因部分網路平台未能遵守當地一項法規,然而此舉引發大批年輕人憤怒並於8日走上街頭,禁令在示威爆發後於8日深夜撤銷,但未能平息示威。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尼泊爾政府2023年頒令,要求在尼泊爾擁有超過百萬用戶、用於娛樂及新聞與商務的社媒平台必須註冊並設立在地據點,目的是為遏止網路仇恨、謠言與網路犯罪。

當局要求相關公司必須在今年9月3日前向尼泊爾的通訊與資訊科技部完成註冊,並提供在地聯絡人、負責處理申訴及自我控管的人員,否則將被封。

然而到9月4日時僅有TikTok和Viber等5家公司完成註冊。當局以未遵守規定封鎖包括臉書(Facebook)、YouTube與X等社媒。尼泊爾7月時一度封鎖Telegram,理由是網路詐騙與洗錢案增加;去年8月,尼泊爾解除對TikTok長達9個月的禁令,理由是TikTok負責南亞的部門終於同意遵守尼泊爾規定。

● 總理倉皇下台 示威者攻擊政治人物洩憤

法新社與路透社指出,尼泊爾當局封鎖20多個未註冊的社媒平台,導致Facebook、YouTube和X在內多個社群媒體9月5日起無法使用後,大批年輕人8日走上街頭。

抗議者縱火焚燒國會大樓,要求政府解除社媒禁令並打擊貪腐。儘管遭封的社媒App已於8日夜間恢復上線,但抗議活動仍愈演愈烈;示威者9日破壞並縱火焚燒總理奧利的私人住所,當時奧利則在官邸。

根據尼泊爾當地新聞媒體的報導和網路一些影片顯示,示威者還襲擊多數政府辦公室、政黨總部以及與其他政壇領袖相關的房產。

● 從孟加拉到尼泊爾 南亞街頭革命席捲3國政府

半島電視台指出,包括美國、歐盟、巴西與澳洲在內的全球各地政府,都在加強對社媒與科技巨頭的監管,理由涵蓋打擊假訊息、維護隱私和防止危害國家安全等。印度已強制要求社媒業者需設立在地負責人員與下架機制,中國則維持嚴格的審查與許可制度。

華爾街日報指出,示威者認為社媒禁令只是導火線,引爆問題真正根源是長期積累的憤怒。民眾普遍認為政治階層貪腐且拚經濟無方;由於國內缺乏就業機會,大量尼泊爾人被迫遠赴海外。

當地不少人質疑,何以政治人物能過著與收入不相稱的奢華生活;相較之下,大多數民眾若要改善前景,唯一途徑就是出國工作,往往還是高風險或低薪職務。海外尼泊爾人匯回的款項是當地經濟支柱,約合尼泊爾國內生產總值(GDP)1/3。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在華府的東南亞問題專家柯格曼(Michael Kugelman)說:「在尼泊爾,許多人覺得政府和其他政壇領袖並不關心他們的困境,尤其是人口結構占多數的年輕人,且人們的感受是政府無視持續存在的失業與通膨。」

去年,學生示威群眾推翻孟加拉政府;2022年,大規模示威迫使斯里蘭卡領導人逃往海外。印尼近日的示威也凸顯民眾實際處境與政府所描繪願景間有不小落差。華爾街日報認為,雖然前述狀況不盡相同,但都有年輕族群對經濟困境失望的共同點,以及對根深蒂固卻無視民瘼的領導階層不滿。(編譯:陳亦偉)1140910

Related Posts

1 of 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