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1 11:29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1日電)香港立法會昨天大比數否決一項讓同性伴侶關係合法登記的議案,有分析指出,這反映出港人對同性問題的立場較為保守。
香港現時並不承認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2023年,前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就香港不承認同性伴侶關係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終審法院裁定部分勝訴,宣告政府違反了香港人權法案中的積極義務,即未設立替代框架讓同性伴侶關係(例如註冊民事伴侶關係或民事結合)獲得法律承認。
為此,港府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內容大致是給予已在海外註冊結婚的同性伴侶在香港登記,享有醫療決定及處理身後事等權利。但立法會昨天以71票反對、14票贊成、1票棄權的大比數否決草案,草案未能通過二讀。這也是2021年港府「完善選舉制度」後,本屆議會首次否決政府的草案。
草案遭否決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表示失望,但說尊重立法會的決定和投票結果,因為立法會議員是反映社會和市民意見的代議士。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向媒體說,立法會否決草案完全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不會影響憲制秩序,並指議員投票代表良心、傳統價值觀念,也是自由進行投票。
岑子杰昨天在其臉書表示,對草案被否決深感可惜,希望此次的立法工作只是落實同性伴侶權益的「未跨出的起點」。為了保障同性伴侶平等權益及展現香港恪守法治精神,希望政府和立法會能展現最大的責任感、勇氣和智慧,盡快跨出這起點,再次推動相關立法工作。
香港民眾對同性問題一向保守,比如港府提出相關草案後就引來不少民眾非議,負面聲音相當大,在社交平台上也經常看到一些對同性者的歧示言論。
香港宗教界也有人表示,目前推出的草案並非唯一方法,社會上其實存在多項可行的替代方案,既可以滿足終院的裁決要求,也不會引起民眾對家庭與倫理的爭議。
不過,平權組織認為草案內容並未能全面保障同性伴侶的權利。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昨天也就此發表評論,指同性伴侶權利保障涉及社會婚姻理念、性小眾群體利益等問題,涉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宗教、民意等多種因素,十分複雜,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處理方式。
文章表示,唯一共通之處就是,不管採取怎樣的處理方式,都必須尊重所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香港的主流價值仍是遵循中華文化數千年來的家庭倫理觀念,以及「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社會上對同性婚姻及同性伴侶權利保障議題還沒有共識。
而香港立法會審議條例期間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在收到的一萬多份意見書中反對意見逾八成,就是明確、直接的反映。因此,立法會表決的結果合乎香港社會的實際,體現了社會的主流價值。(編輯:陳鎧妤)11409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