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3 09:50(9/13 10:00 更新)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12日專電)年輕的美國右翼倡議人士柯克在公開場合遇刺身亡,兇嫌羅賓森只有22歲,證據顯示行兇動機可能是政治立場歧異。美國近期陸續發生見血奪命的政治暴力槍擊案,社會分歧更趨嚴峻。
22歲的羅賓森(Tyler Robinson)是眾目睽睽下射殺31歲右派意見領袖柯克(Charlie Kirk)的嫌犯,警方還在瞭解行兇動機細節。初步跡象顯示,他的想法漸趨激進。
兇嫌可能是厭惡極右派的青年白人,死者是極具魅力與影響力的年輕右派意見、網路社群領袖;槍擊事件掀起美國社會緊繃情緒,左右陣營都呼籲克制,但在X與Threads等平台上,還是可見搧風點火的意見或評論。
柯克槍擊案的衝擊由案發後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下令全美降半旗,聯邦調查局和猶他州警方在高度壓力下,一天半內公布涉案人身分可見其嚴重性。
31歲的柯克大學未畢業即創立「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平台,在網路與校園推動青年保守運動。不同於一般擅長論述、活躍於數位世界的政治網紅,柯克勤跑校園,無懼與進步派反對意見人士正面交鋒,影像化為百萬點閱,轉捩點平台轉為政治行動,力挺3度參選2度當選的川普。
擁有高度網路影響力的柯克接近川普核心圈,與副總統范斯(J D Vance)、川普長子小川普(Donald Trump Jr.)等關係深厚。柯克支持美國傳統思維,包括擁槍權與性別清晰,質疑高等教育與長期外交政策。由於無意入閣任官更獲川普信任。
柯克發跡於網路與校園,自由派與進步派難接受他的主張,另一邊卻成為「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指標人物與選舉吸票機。在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論自由下,公開辯論場域漸趨嚴峻。
2021年1月國會山莊暴動事件後,美國政治暴力日漸嚴重。2022年10月前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丈夫在家中遇襲,去年7月川普在競選活動中驚險逃過一劫,今年6月明尼蘇達州議員遭槍擊。極端份子輕易在網路取得政治人物活動資訊,策劃孤狼式恐怖行動,警方難以即時察覺回應。
美國社會嚴重分裂,不分黨派政治人物都可能成為極端人士取命對象,從總統至內閣官員、國會議員,如今加上意見領袖。
當網路成為Z世代主要資訊來源時,在槍枝管制鬆散的部分美國地區,政治人物公開活動的保護監控更形困難,羅賓森的詳細犯案動機還需時間瞭解,但美國社會已近緊繃邊緣。(編輯:陳慧萍)11409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